注釋
④消魂:悲哀情,亦作“銷魂”,語出江淹《別賦》:“黯然銷魂者,惟別布局矣?!?br />⑤“斜陽”句:用辛棄疾“斜陽正在,煙柳斷腸處”句意。
謁金門·春欲去問答
問:《謁金門·春欲去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謁金門·春欲去的作者是施紹莘
問:謁金門·春欲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謁金門·春欲去是明代的作品
問:春欲去,如夢一庭空絮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春欲去,如夢一庭空絮 出自 明代施紹莘的《謁金門·春欲去》
問:春欲去,如夢一庭空絮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春欲去,如夢一庭空絮 的下一句是 墻里秋千人笑語,花飛撩亂處。
謁金門·春欲去賞析
施紹莘是個隱逸之士,但較少明末山人氣。他的詞曲中每多冷眼看世態(tài)的意蘊,生際明末,哀傷情常在心底。這闋小令從題面看是“傷春”,就詞心言則是傷時。上片冷峻,寫出危頹之世,迷惘如夢,而“墻里”人依舊“笑語”如常。不知是麻木,還是醉生夢死的荒唐。下片將視線收斂內(nèi)觀自照,“無計”是最大的悲哀。最大的悲苦永遠(yuǎn)屬于清醒人,這又是一種難解之謎?!叭f種消魂”只能化為詩句,實也就是“國家不幸詩家幸”。然而此種“幸”,仿佛是天公的特定懲處。用斷腸之苦換取若干文字,能說不是大不幸。此詞警策之句首在“如夢一庭空絮”,將醉者以及醒而“無計”者全溶進(jìn)了夢游般的境界。那種時代的悲劇性的深刻,由此凄婉情韻中畢見。
- 酒泉子·無題流水無情,潮到空城頭盡白。離歌一曲怨殘陽,斷人腸。東風(fēng)官柳舞雕墻。三十六宮花濺淚,春聲何處說興亡,燕雙雙。
- 別何復(fù)初教授貂裘日以敝,滄海理歸舟。戀友那忍別,思親詎敢留。豈無還家樂,而懷索居憂。北風(fēng)吹大江,江水日夜流。吾道莽何之,天運良悠悠。安得兩黃鵠,與子仍丹丘。
- 婦女之孝二十首鄭義宗妻抵死侍姑側(cè),寧知有妾身。若懷白刃顧,尚得謂之人。
- 又送族侄式顏惜君才未遇,愛君才若此。世上五百年,君家一千里。俱游帝城下,忽在梁園里。我今行山東,離憂不能已。
- 偶作詩癡正自不煩攻,只為英才輒墮中。今日已成風(fēng)俗后,后生個個入樊籠。
- 八功德水鐘山有嶺號屏風(fēng),碧石青林一徑通。聽得山腰鳴陸續(xù),看來海眼凈浺瀜。初嘗但得煩心解,再飲能令百慮空。軟美輕清無限好,經(jīng)中所說正相同。
- 雪望寒色孤村幕,悲風(fēng)四野聞。溪深難受雪,山凍不流云。鷗鷺飛難辨,沙汀望莫分。野橋梅幾樹,并是白紛紛。
- 王翦少李輕兵去不回,荊人勝氣鼓如雷。將軍料敵元非怯,能使君王促駕來。
-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(fā)江亭閑望處,遠(yuǎn)近見秦源。古寺遲春景,新花發(fā)杏園。萼中輕蕊密,枝上素姿繁。拂雨云初起,含風(fēng)雪欲翻。容輝明十地,香氣遍千門。愿莫隨桃李,芳菲不為言。
- 詠零陵畫圖曾識零陵郡,今日方知畫不如。城郭恰臨瀟水上,山川猶是柳侯余。驛亭幽絕堪垂釣,巖石虛明可讀書。欲買愚溪三畝地,手拈茅棟竟移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