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原序:予女須家沔之山陽,左白湖,右云夢,春水方生,浸數(shù)千里 ,冬寒沙露,衰草入云。丙午之秋,予與安甥或蕩舟采菱,或舉火罝兔,或觀魚下;山行野吟,自適其適;憑虛悵望,因賦是闋。
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問答
問:《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的作者是姜夔
問: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是宋代的作品
問: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 出自 宋代姜夔的《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》
問: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 的下一句是 草枯霜鶻落晴空。
問:出自姜夔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姜夔名句大全
浣溪沙·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賞析
白石此詞作于三十二歲,是懷念合肥情侶最早的作品之一。白石與其相識于合肥赤蘭橋,那里春則楊柳依依,冬則梅雪溶溶,他們都妙解音律,白石作詞,伊人歌之,其樂陶陶,不啻神仙眷屬矣。可是造物弄人,天妒馨香,白石與愛侶最終分袂,這成為白石一生“情結(jié)”所系。白石與合肥女子最后之別在三十七歲那年。然而,似乎在最后一別之前許久,白石就已預(yù)感到愛情的悲劇性質(zhì),以致其懷人之作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沉痛深哀的悲劇氣氛。
詞前有序。序前半篇寫山陽之壯觀。女須同女媭,指姐姐,白石幼年即住在姐姐家 ,在漢陽之山陽村,太白湖、云夢澤(代指湖泊群)環(huán)抱左右。春水生時,連幾千里。冬寒水退,荒草接天。后半篇寫游賞之快樂 。丙午即淳熙十三年(1186),這年秋天,詞人與外甥(名安)晝則蕩舟采菱,夜則舉火捕兔(罝,捕兔網(wǎng) ),有時則觀看捕魚(竹木制的柵欄,用來斷水取魚)。山行野吟,真似自得其樂 。然而,末尾筆調(diào)突轉(zhuǎn):“憑虛悵望,因賦是闋?!痹瓉?,游賞之樂竟絲毫不能彌補詞人悲傷的心靈。序末正是詞篇的引子。
“著酒行行滿袂風(fēng) ?!逼鹁鋵懽约簬Я司埔庠谠吧媳甲?,秋風(fēng)滿懷,便覺天地之寥廓 。“草枯霜鶻落晴空 ,”舉目清秋,恙草接天但見一只蒼鷹從晴空中直飛落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。此二句極寫天地之高曠 ,便見出詞人之“憑虛悵望”。于是由景生情,寫出下句 :“銷魂都在夕陽中 ?!毙臉O精辟,將情與景、人與宇宙融為一境。境界隨夕陽之無極而無限展開,憂傷亦隨夕陽之無極而生生無已。有夕陽處有憂傷。憂傷冉冉彌漫于此夕陽無極之境界中。原來上二句所寫天地之高曠,竟似容不下詞人無限之惆悵?!颁N魂都在夕陽中 ” ,可媲美于周邦彥《蘭陵王》名句“斜陽冉冉春無極 ”。詞人究竟為何銷魂如此?“黯然銷魂者 ,唯別而已矣。”(江淹《別賦》)歇拍意脈已引發(fā)下片。起到上勾下連,承前啟后的作用。
“恨入四弦人欲老,夢尋千驛意難通 。”過片二句對偶,寫想象中之情人對己的刻骨相思。上句想象伊人憂傷欲老 。四弦指琵琶,周邦彥《浣溪沙》云:“琵琶撥盡四弦悲 。”合肥女子妙解音律,故白石詞多次寫到其所用樂器 。如《解連環(huán)》云:“為大喬能撥春風(fēng) ,小喬妙移箏。”伊人滿懷幽怨沉恨,傾注進(jìn)琵琶之聲,琵琶之聲可以怨,但又何能真?zhèn)€解恨?在聲聲怨恨中 ,伊人亦紅顏漸老。白石本年三十二歲,合肥情侶年齡諒在三十以下,何至言老?“思君令人老”《古詩十九首》,故老之一字,下得沉重。不僅寫出合肥情侶對自己相思成疾,亦寫出自己對合肥情侶相知之深。不僅如此。白石合肥情遇之深亦于此句見出。合肥情侶與白石皆妙擅音樂,乃是知音??梢娖鋹矍橹畠?nèi)蘊原是極高雅亦極深厚。善于設(shè)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,從對方的角度來刻畫雙方的情深意重和相思之苦,是白石情詞的一個特色。如“誰教歲歲紅蓮夜,兩處沉吟各自知 ”(《鷓鴣天》),“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歸去無人管” (《踏莎行》)。以及本詞這兩句。下句寫伊人夢中相覓之苦。山長水闊,天遙地遠(yuǎn),伊人縱然夢飛千驛,也難尋到自己傾訴衷情啊。詞情仿佛晏小山《蝶戀花》“夢入江南煙水路。行盡江南,不與離人遇 ”。如此慘淡之句,竟成為愛情悲劇之預(yù)讖。白石與合肥情侶含恨終身,當(dāng)非偶然。夢中亦意難平,人生必多恨事。重逢難,夢中相逢亦難。詞人不禁從肺腑中發(fā)出萬千感慨和無限遺恨 :“當(dāng)時何似莫匆匆?!蓖春蕻?dāng)時與情侶匆匆分別,而今天各一方,重逢難期,無限深悲巨痛,化于一句之中。實則當(dāng)日之別,必有不得已之緣故。今日之追悔,便屬無可奈何,這是白石一生的一大恨事。結(jié)句與晏殊《踏莎行》“當(dāng)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(yuǎn)知何處”相若。
全詞整體構(gòu)思頗見白石特色。序與詞,上、下片,皆筆無虛設(shè),一脈關(guān)聯(lián),而又層層翻進(jìn),實為渾然一體。序中極寫游賞之適意,既引起詞中無可排解的憂傷,又反襯憂傷之沉重。上片極寫天地之高曠、夕陽之無極,實為下片所寫相思之深遠(yuǎn)、傷心之無限造境。
縱觀全幅,序作引發(fā)之勢,上片呈外向張勢,下片呈內(nèi)向斂勢,雖是小令之作,亦極變化開闔之能事,此是尺小興波之一法。
此詞是白石懷人系列詞之序曲。白石懷人詞始于此年 ,終于四十三歲時所作之兩首《鷓鴣天》,中間經(jīng)歷之十余年歷程 ,這是人生最可寶貴的一段經(jīng)歷,成為白石創(chuàng)作歌詞的深厚的情感源泉;白石所作之情詞,俱深沉幽邃,寄意深微。在宋代文學(xué)史上,白石懷念合肥女子之系列詞 ,與于湖懷念李氏之系列詞、放翁懷念唐琬之系列詩,先后輝映。具是至情至性之人所留之性情之作。
- 避地司空原言懷南風(fēng)昔不競,豪圣思經(jīng)綸。劉琨與祖逖,起舞雞鳴晨。雖有匡濟心,終為樂禍人。我則異于是,潛光皖水濱。卜筑司空原,北將天柱鄰。雪霽萬里月,云開九江春。俟乎泰階平,然后托微身。傾家事金鼎,年貌可長新。所愿得此道,終然保清真。弄景奔日馭,攀星戲河津。一隨王喬去,長年玉天賓。
- 贈日者黃明遠(yuǎn)幅貼別我五周星,今日相逢眼暫明。一第男兒身自致,曾將蹤跡問君平。
- 濮妃袝廟挽二首天子徽柔德,神資鞠育仁。來歸聲子室,去錫大任身。白日佳城啟,黃麾法杖新。行觀升袝l禮,簫鼓鳳臺春。
- 題漢李固太尉廟生死忠邪未易窮,其如國脈是非中。誰知刺骨翻為福,不念捐軀有此忠。一日太阿歸跋扈,百年黃鉞授奸雄。不然彼亦何為者,敢肇后端起鄴宮。
- 泉城田舍泉城欲治麥禾囷,五畝鄰家肯見分,莫問三吳朱處士,似勝吾鄉(xiāng)揚子云。陰晴卒歲關(guān)憂喜,豐約終身看逸勤。家世本來耕且養(yǎng),諸孫不用恥鋤耘。
- 梅花喜神譜小蕊一十六枝東陵人已仙,黯淡斜陽暮。可慚名利心,孜孜問葵戍。
- 鮫紅被肱被當(dāng)年僅御寒,青樓慣染血猩紈。牙床舒卷鹓鸞共,正值窗欞月一團(tuán)。
- 偈頌一百五十首二千年前,靈山付囑品。二千年后,吳地流通分。
- 袷饗太廟鋪昭典禮,誕合神靈。饗通純孝,治感至馨。郁香既祼,圣酒來寧。膺茲福祿,萬壽益齡。
- 玉清昭應(yīng)宮上尊號三首皇靈垂祐,洪福彌隆。祗率綿宇,潔祀真容。嚴(yán)恭奉冊,對越清躬。睟容肅穆,懿號尊榮。禮成樂舉,福祿來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