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湘江如淚色一般又清又深,屈原的冤魂隨浪而去,他的怨恨永無絕期。
夜晚的楓樹林中猿啼使人愁斷腸,唯有穿著蘿帶的山鬼相邀。
埋在土里,身形腐敗,魂魄難以招回,更用說是葬身魚腹了。
只要楚地后人還在,誰會可惜那喂食蛟龍彩絲包的食物?
注釋
漻漻:水清澈貌。
楚厲:指屈原,他投沼羅江而死,無后人、無歸處,古稱“鬼無所歸則為厲”(《左傳》昭公七年),亦可稱“迷魂”,即冤魂。
女蘿山鬼:女蘿,菟絲,一種緣物而生之藤蔓;山鬼,山中之神,或言以其非正神,故稱“鬼”。
猶難復(fù):與“豈易招”均指難以為楚厲招魂,原因是屈子沉江后,身體腐爛了,葬身魚腹了。
困腥臊:屈原自沉,葬身魚腹,故日“困腥臊”。
三戶:指楚人。
彩絲:指五彩絲線扎成的棕子。
楚宮問答
問:《楚宮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楚宮的作者是李商隱
問:楚宮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楚宮是唐代的作品
問:湘波如淚色漻漻,楚厲迷1*1魂逐恨遙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湘波如淚色漻漻,楚厲迷1*1魂逐恨遙 出自 唐代李商隱的《楚宮》
問:湘波如淚色漻漻,楚厲迷1*1魂逐恨遙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湘波如淚色漻漻,楚厲迷1*1魂逐恨遙 的下一句是 楓樹夜猿愁自斷,女蘿山鬼語相邀。
問:出自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商隱名句大全
楚宮賞析
關(guān)于此詩的歷史背景和寓意,注家說法不一。近人張采田認(rèn)為是公元848年(大中二年)詩人由桂州(今廣西桂林)鄭亞幕返長安途經(jīng)潭州(今湖南長沙)等地時作,專吊屈原,并無其他寓意。以張說較是。李商隱一生,政治上很不得意,生活道路非??部?,此詩既吊屈原,也融進(jìn)了對社會政治和個人身世的感慨。
這首詩不同于其他憑吊屈原的詩文,它并未從屈原的人品才能和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著筆,通篇自始至終緊緊圍繞住屈原的“迷魂”來寫:首聯(lián)寫迷魂逐波而去,含恨無窮;頷聯(lián)寫迷魂長夜無依,凄涼無限;頸聯(lián)嘆迷魂之不易招;末聯(lián)贊迷魂終有慰藉。這樣圍繞迷魂來構(gòu)思,內(nèi)容集中,從各個方面,各個角度,反復(fù)書寫,從而使詩具有回環(huán)唱嘆之致。
詩的前四句是以景寫情。屈原忠而見疑,沉湘殉國,此詩亦即從眼前所見之湘江落筆?!跋娌ㄈ鐪I色漻漻,楚厲迷魂逐恨遙”?!皾x漻(liáo遼)”,水清深貌。古代迷信說法,鬼無所歸則為“厲”?!俺枴敝盖瓱o依的冤魂。對著湘江,想起屈原的不幸遭遇,詩人悼念不已。在詩人的眼中,清深的湘波,全都是淚水匯成。這“淚”有屈原的憂國憂民之淚,有后人悼念屈原之淚,也有詩人此時的傷心之淚。湘江流淌著不盡的淚水,也在哀悼屈原。而在這如淚的湘波之中,詩人仿佛看到了屈原的迷魂。“逐恨遙”寫迷魂含著滿腔悲憤,隨波遠(yuǎn)去,湘江流水無窮盡之時,屈原迷魂亦終古追逐不已,其恨亦千秋萬代永無絕期?!昂蕖弊趾汀皽I”字,融入詩人的強(qiáng)烈感情,既是對屈原的悲痛哀悼,也是對造成屈原悲劇的楚國統(tǒng)治者的強(qiáng)烈譴責(zé)。
頷聯(lián)又從湘江岸上的景物再加烘托。這聯(lián)化用《楚辭·招魂》“湛湛江水兮上有楓,目極千里兮傷春心,魂兮歸來哀江南”、屈原《九歌·山鬼》“猨啾啾兮狖夜鳴,風(fēng)颯颯兮木蕭蕭”、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披薜荔兮帶女蘿”等語意?!皸鳂湟乖场?,是說經(jīng)霜的楓樹和哀鳴的愁猿,構(gòu)成一幅凄楚的秋夜圖?!俺睢奔仁窃吵睿彩敲曰曛?,而猿愁又更加重迷魂之愁?!皵唷奔磾嗄c。下句的“女蘿山鬼”即以女蘿為帶的山鬼。“語相邀”既指山鬼間互相呼喚,同時也指山鬼們呼喚屈原的迷魂,境界陰森。長夜漫漫,楓影陰森,迷魂無依,唯夜猿山鬼為伴。此聯(lián)景象凄迷,悲情如海,讀之使人哀怨欲絕。
下面四句似議似嘆,亦議亦嘆,抒發(fā)詩人內(nèi)心的慨嘆。五、六兩句是說:即使屈原死后埋在地下,其尸也會歸于腐敗,魂也難以招回;何況是沉江而死,葬身于腥臊的魚蝦龜鱉之中,他的迷魂就更難招回了?!皬?fù)”和“招”同義,都是招魂的意思。以上三聯(lián),都是感傷悲嘆,末聯(lián)情調(diào)一變,由凄楚婉轉(zhuǎn)變?yōu)榧ぴ礁甙海詿崆楦桧炃闹一曜鹘Y(jié)。這一聯(lián)糅合了《史記·項羽本紀(jì)》“楚雖三戶,亡秦必楚”的典故和《續(xù)齊諧記》楚人祭祀屈原的傳說。意思是說:只要楚人不滅絕,他們就一定會用彩絲棕箬包扎食物來祭祀屈原,人民永遠(yuǎn)懷念這位偉大詩人。
這首詩化用《楚辭》和屈原作品中的詞語和意境入詩,而不著痕跡,讀來語如己出,別具風(fēng)采;全詩以景托情,以感嘆為議論,使全詩始終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氣氛;內(nèi)容上反復(fù)詠嘆使此詩“微婉頓挫,使人蕩氣回腸”(清翁方綱《石洲詩話》評李商隱詩語),感人至深。
- 再題鐘賢良詠歸堂伏戲以來凡幾年,六經(jīng)之外凡幾書。人間簡冊渺煙海,君以約法包無馀。往年華轂臨敝廬,舌端霆卷俄電舒。平欺買董等下駟,冷笑服鄭真蠹魚。千詢?nèi)f扣答如響,捫腹始愧吾空虛。伯高辟易季度走,六論三策何時攄。又言諸子皆丈夫,經(jīng)笥武庫隨所須。觀君毛骨老猶爾,惜也未見雛與駒。方今主相求極諫,君曷不攜軾轍俱。自云素鄙從橫學(xué),尚友洙泗談古初。堂堂冕輅豈不好,卻慕點(diǎn)也寧非迂。行當(dāng)端季秉周禮,未可春服從魯儒。
- 偶書花柳無情浪占春,浴鵝波暖草方熏。催畊野曠鳴黃犢,瞰客籬疎立茜裙。拚睡工夫便日永,得閒滋味苦愁分。行行快趁風(fēng)煙閣,莼鱠詩壇要策勛。
- 六州歌頭(驪山)凄涼繡嶺,宮殿倚山阿。明皇帝。曾游地。鎖煙蘿。郁嵯峨。憶惜真妃子。艷傾國,方姝麗。朝復(fù)暮。嬪嬙妒。寵偏頗。三尺玉泉新浴,蓮羞吐、紅浸秋波。聽花奴,敲羯鼓,酣奏鳴鼉。體不勝羅。舞婆娑。正霓裳曳。驚烽燧。千萬騎。擁雕戈。情宛轉(zhuǎn)?;昕諄y。蹙雙蛾。奈兵何。痛惜三春暮,委妖麗,馬嵬坡。平寇亂。回宸輦。忍重過。香瘞紫囊猶有,鴻都客、鈿合應(yīng)訛。使行人到此,千古只傷歌。事往愁多。
- 昨日納還公擇詩卷相次復(fù)示三篇不獨(dú)說茶曲盡近聞朝客建溪回,說得茶園次第來。何事社前先厥篚,只緣春晚向無雷。
- 寄顧子敦清曠亭邊雁欲回,南湖分浪入城來??丈竭^臘猶藏雪,野岸先春已放梅。三徑未歸聊自適,一尊尋勝每同開。如今試想長松下,玉麈高談豈易陪。
- 解連環(huán)晚云黏濕。正吳峰慘澹,雨迷煙接。早陡頓、秋事分?jǐn)y,甚連苑暮墻,菊荒苔匝。空闊愁鄉(xiāng),更天外、怨鴻聲點(diǎn)。怕吟肩易瘦,料理篝衣,細(xì)認(rèn)香折。銀缸半明半滅。念花營柳陣,何日消歇??墒恰酢⒛鎏m成,為情潤才松,麗賦多愜。洛浦溟濛,漫佇想、明珰鉤襪。告梧桐、夜深略住,夢時一霎。
- 酬張?zhí)M砬锱P病見寄高才淹禮寺,短羽翔禁林。西街居處遠(yuǎn),北闕官曹深。君病不來訪,我忙難往尋。差池終日別,寥落經(jīng)年心。露濕綠蕪地,月寒紅樹陰。況茲獨(dú)愁夕,聞彼相思吟。上嘆言笑阻,下嗟時歲侵。容衰曉窗鏡,思苦秋弦琴。一章錦繡段,八韻瓊瑤音。何以報珍重,慚無雙南金。
- 思越人燕雙飛,鶯百轉(zhuǎn),越波堤下長橋。斗鈿花筐金匣恰,舞衣羅薄纖腰。東風(fēng)澹蕩慵無力,黛眉愁聚春碧。滿地落花無消息,月明腸斷空憶。
- 離歌辭五首朝日城南路,旌旗照綠無。使君何處去,桑下覓羅敷。
- 復(fù)次前韻謝趙景貺陳履常見和兼簡歐陽叔弼兄能詩李長吉,識字揚(yáng)子云。端能居此府,坐嘯獲兩君。逝將江湖去,浮我五石樽。眷焉復(fù)少留,尚為世所醺?;騽衲髟?,兒輩工織紋。朱弦寄三嘆,未害俗耳聞。共尋兩歐陽,伐薪照黃昏。是家有甘井,汲多終不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