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127_3
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問答
問:《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的作者是王維
問: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是唐代的作品
問: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是什么體裁?
答:五排
問:長樂青門外,宜春小苑東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長樂青門外,宜春小苑東 出自 唐代王維的《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制》
問:長樂青門外,宜春小苑東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長樂青門外,宜春小苑東 的下一句是 樓開萬井上,輦過百花中。
問: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王維名句大全
- 舟中贈鮮于孝叔六年相見倍相親,欲話離憂恐愴神。莫惜維舟連夜語,三巴雅舊更無人。
- 送趙舒處士歸廬山歸岫香爐碧,行吟步益遲。諸侯師不得,樵客偶相隨。思舊江云斷,談玄岳月移。只應張野輩,異代作心知。
- 次韻康慶之秋雨喜涼書懷五首補袞據(jù)鼎鼐,賜履銘旂常。流汗每浹背,孰知北窗涼。協(xié)力誅楚新,見忌于高光。商山與富春,采釣庸何傷。
- 題嚴先生祠堂遵此巢由志,誰希公相權。人瞻祠樹古,天作釣壇圓。高節(jié)千秋外,遺蹤一水邊。孤風敦薄俗,豈是愛林泉。
- 別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書重關曉度宿云寒,羸馬緣知步步難。此信的應中路見,亂山何處拆書看?
- 寄王十四舍人幾年汶上約同游,擬為蓮峰別置樓。今日鳳凰池畔客,五千仞雪不回頭。
-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昔帝高辛,先禖筆祀。爰揆仲陽,式祈嘉祉。陳之科牲,授以弓矢。敷祐皇宗,施于孫子。
- 感嘆二首得志萬罪消,失志百丑生。誰云王路寬,枯槁不敢行。出言到口角,縮舌悔恨并。自省由苦此,況乃{上山下蟲}{上山下蟲}氓。故知當今賢,未有非簪纓。
- 和單令除夕二首又聞幽谷有鶯遷,況復山晴花向然。泥犢戒耕呈歲歲,戶靈呵鬼換年年。茅檐剩有三竿日,秫地曾無二頃田。且買東江百花酒,與君同棹十分船。
- 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有美不自嗇,相于常暗投。舂容驚巨軸,錯落眩雙眸。君已文如鳳,吾方拙似鳩。早知歸峽口,亦欲下沙頭。卒卒償詩債,慚無玉案酬。
- 欲喻浮生那遠覓,芭蕉昨夜已經(jīng)霜——— 釋智圓湖西雜感詩
- 禍自此出,故以言語為戒——— 樓鑰題庠老頤庵
- 劫風火起燒荒宅,苦海波生蕩破船。——— 白居易寓言題僧
- 攣躄豈不苦,害猶在四支;二豎伏膏肓,良醫(yī)所不治——— 陸游養(yǎng)生
- 惟恐征戰(zhàn)不還鄉(xiāng),母化為鬼妻為孀。——— 施肩吾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更接東山文酒會,始知江左未風流。——— 劉禹錫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
- 被風暗剪,問今宵、誰與蓋鴛鴦——— 納蘭性德木蘭花慢·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
- 蕭條捐末事,邂逅得初心。——— 韓愈縣齋讀書
- 殷勤手中柳,此是向南枝。——— 徐鉉送王四十五歸東都
- 昔在晉魂公,曾此趨幕職——— 崔與之送洪旸巖赴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