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471-15
殘鶯問答
問:《殘鶯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殘鶯的作者是雍裕之
問:殘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殘鶯是唐代的作品
問:殘鶯是什么體裁?
答:五絕
問:花闌鶯亦懶,不語似含情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花闌鶯亦懶,不語似含情 出自 唐代雍裕之的《殘鶯》
問:花闌鶯亦懶,不語似含情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花闌鶯亦懶,不語似含情 的下一句是 何言百囀舌,唯余一兩聲。
問:出自雍裕之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雍裕之名句大全
- 次韻清修老墨梅新茗此詩合讓簡齋老,盡洗世間聲色塵。我更鑿空難著語,蹇驢粗記雪橋春。
- 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(美人曾在禁中)出簾仍有鈿箏隨,見罷翻令恨識遲。微收皓腕纏紅袖,深遏朱弦低翠眉。忽然高張應(yīng)繁節(jié),玉指回旋若飛雪。鳳簫韶管寂不喧,繡幕紗窗儼秋月。有時輕弄和郎歌,慢處聲遲情更多。已愁紅臉能佯醉,又恐朱門難再過,昭陽伴里最聰明,出到人間才長成。遙知禁曲難翻處,猶是君王說小名。
- 社日濁澗回湍激,青煙弄晚暉。緣隨春酒熟,分與故山違。社鼓喧林莽,孤城隱翠微。山花羞未發(fā),燕子喜先歸。
- 和趙仲白不踏人間桃李場,要看梅花帶嚴(yán)霜。敷成妙賦飄飄意,吐出新詩字字香。爽致青山期取友,高情春晝與俱長。蘇黃不作希佳士,被褐懷珠奪月光。
- 山居詩萬明從來一徑通,但緣分別便西東。遺簪只為情難盡,泣路方知意未窮。偃仰不拋青嶂裹,往來多在白云中。平生分野應(yīng)難比,澗飲林棲得古風(fēng)。
- 同安權(quán)縣林丞和余二首趁韻答之頗聞四境有弦聲,雉傍人飛犬不驚。在處棠陰應(yīng)勿伐,等閑花判亦流行。掞庭子盍摛新藻,絕廩□□□落英。臺府諸公衡尺審,春風(fēng)薦子有誰爭。
- 對食有感杯酌以助氣,匕筋以充腹;沾醉與屬饜,其害等嗜欲。歠醨有余歡,食淡百味足;養(yǎng)生所甚惡,旨酒及大肉。老翁雖無能,更事嗟已熟。勿嘆茆三間,養(yǎng)汝山林福。
- 柏石圖詩(并敘)陳公弼家藏《柏石圖》,其子慥季常傳寶之。東坡居士作詩,以為之銘。柏生兩石間,天命本如此。雖云生之艱,與石相終始。韓子俯仰人,但愛平地美。土膏雜糞壤,成壞幾何耳。君看此槎牙,豈有可移理。蒼龍轉(zhuǎn)玉骨,黑虎抱金柅。畫師亦可人,使我毛發(fā)起。當(dāng)年落筆意,正欲譏韓子。
- 賈鹿泉屢約一出小詩代行十首詔旨丁寧畫一頒,盡驅(qū)黠吏革貪官。若行兩事無他事,民命那無一線寬。
- 雨中簡孫文輔馬瘦憑誰相,龜靈故自焦。世途何偪仄,物性各逍遙。君老嗟黃綬,吾衰感黑貂。雨寒無病惱,酒熟即招邀。
- 此去郎邊知近遠(yuǎn),秋水闊,碧天長——— 高觀國江城子(代作)
- 姚黃重綻,長對小春天氣。——— 張元干感皇恩
- 春江瀲瀲清且急,春雨濛濛密復(fù)疏。——— 楊夔送鄭谷
- 卻憐清絕景,無地著吟廬——— 釋文珦自鄞江東泛舟至黃山橋度嶺游白云寺
- 有懷不及展,往聽鑾聲央——— 晁公溯白宋瑞自益州和予池上詩來因用韻奉簡
- 酒杯時樂圣,茶碗欲通仙——— 仇遠(yuǎn)次蕭饒州韻
- 弦望如朝夕,寧嗟蜀道行——— 陳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
- 水邊楊柳曲塵絲,立馬煩君折一枝——— 楊巨源折楊柳 / 和練秀才楊柳
- 澗底束薪供晚爨,街頭糴米續(xù)晨舂。——— 陸游園中晚飯示兒子
- 春雨桑柘綠,秋風(fēng)粳稻香——— 陸游稽山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