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
嶙峋巨石中,屈曲扶欄干。
夜來雨初過,石罅?xí)r涓涓。
輕輿到岡頭,大江橫吾前。
亭午潮方盛,千艘散平川。
道人茅三間,花木羅后先。
朅來汩京塵,曠望為洗湔。
山斷塔層層,西陵渺蒼煙。
此道走邯鄲,歸心更翩翩。
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問答
問:《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的作者是樓鑰
問: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是宋代的作品
問:訪客包家山,相與登層顛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訪客包家山,相與登層顛 出自 宋代樓鑰的《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》
問:訪客包家山,相與登層顛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訪客包家山,相與登層顛 的下一句是 嶙峋巨石中,屈曲扶欄干。
問:出自樓鑰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樓鑰名句大全
- 贈天童監(jiān)寺平生樸拙本無奇,珍重高人不我遺。自顧原無一滴水,何能復(fù)有兩篇詩。
-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豳谷花稍稍振庭花柯,涇水花浩浩揚(yáng)湍花波。哀鴻酸嘶暮聲急,愁云蒼慘寒氣多。憶昨去家此為客,荷花初紅柳條碧。中宵出飲三百杯,明朝歸揖二千石。寧知流寓變光輝,胡霜蕭颯繞客衣。寒灰寂寞憑誰暖,落葉飄揚(yáng)何處歸。吾兄行樂窮曛旭,滿堂有美顏如玉。趙女長歌入彩云,燕姬醉舞嬌紅燭。狐裘獸炭酌流霞,壯士悲吟寧見嗟。前榮后枯相翻覆,何惜馀光及棣華。
- 望海潮地雄河岳,疆分韓晉,潼關(guān)高壓秦頭。山倚斷霞,江吞絕壁,野煙縈帶滄州?;㈧窊眭???搓囋平匕叮?dú)鈾M秋。千雉嚴(yán)城,五更殘角月如鉤。西風(fēng)曉入貂裘,恨儒冠誤我,卻羨兜鍪。六郡少年,三明老將,賀蘭烽火新收。天外岳蓮樓。想斷云橫曉,誰識歸舟?剩著黃金換酒,羯鼓醉涼州。
- 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,送君不覺有離傷。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兩鄉(xiāng)。
- 觀天千里南山對華山,二山中有修□□。□時禾黍交搔□,□靜禽魚相與閑。好景盡□□揚(yáng)外,虛名不顯落□□。□□□語無心旨,自謂羲皇正卻還。
- 宴坐身寄窮山里,心安一事無。新傳小止觀,漸解半跏趺。急雪鳴窗紙,孤燈耿地爐。老來元少睡,且復(fù)??葜?。
- 偈頌七首生是死之生,死是生之死。兩路坦然平,無彼亦無此。
- 如夢令昨夜庭梧隕翠。詩思尤便爽氣。無事要生悲,可笑宋家多事。衰矣。衰矣。但校鄰翁酒味。
- 舟次黿湖阻水因由董山山雨疏疏心又驚,起瞻天色斗微明。他年一枕江關(guān)夢,知憶蓬窗此夜聲。
- 奉詔討范汝為過寧德西陂訪阮大成萬頃琉璃到底清,寒光不動海門平。鑒開波面一天凈,虹吸潮頭萬里聲。吹斷海風(fēng)漁笛遠(yuǎn),載歸秋月落帆輕。芍陂曾上孤舟看,何以今朝雙眼明。
- 仙峰不間三春秀,靈境何時六月寒——— 李忱百丈山
- 江湖放浪久全真,忽然一鳴驚倒人。——— 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
- 吳王劍池上,禪子石房深——— 鮑溶送僧文江
- 珠厓天外郡,銅柱海南標(biāo)。——— 宋之問早發(fā)韶州
- 劉伶老似癡。——— 謝應(yīng)芳南樓令
- 一掬見童數(shù)樹涼,兩三桅子野花香——— 項(xiàng)安世亭午熱甚過石子澗
- 數(shù)點(diǎn)楊花飛落。——— 吳潛謁金門
- 離思杳無窮——— 趙孟頫巫山一段云 登龍峰
- 君不見中山毛穎生,纂錄百氏編群經(jīng)——— 鐘孝國謹(jǐn)次功成短項(xiàng)翁佳篇之韻
- 人物漸分南北早,江淮不改古今流——— 王冕過揚(yáng)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