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本想長久地歸隱山林,又苦于無錢舉步維艱。
滯留長安不是我心愿,心向東林把我?guī)煈涯睢?br />黃金像燒柴一般耗盡,壯志隨歲月逐日衰減。
黃昏里吹來蕭瑟涼風(fēng),聽晚蟬聲聲愁緒更添。
注釋
遠上人:上人是對僧人的敬稱,遠是法號。事跡未詳。
一丘:即一丘一壑,意指隱居山林。語出《晉書·謝鯤傳》。
三徑:《三輔決錄》卷一謂“蔣翊歸鄉(xiāng)里,荊棘塞門,舍中有三徑,不出,唯求仲、羊仲從之游”。后便指歸隱后所住的田園。
東林:指廬山東林寺,這里借指遠上人所在的寺院。
黃金燃桂盡:《戰(zhàn)國策·楚策三》謂“楚國之食貴于玉,薪貴于桂”。這里喻處境窘困。燃桂:燒貴如桂枝的柴。
聞蟬:聽蟬鳴能引起人悲秋之感。盧思道《聽鳴蟬篇》有“聽鳴蟬,此聽悲無極”。
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問答
問:《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的作者是孟浩然
問: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是唐代的作品
問: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律
問:一丘常欲臥,三徑苦無資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一丘常欲臥,三徑苦無資 出自 唐代孟浩然的《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》
問:一丘常欲臥,三徑苦無資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一丘常欲臥,三徑苦無資 的下一句是 北土非吾愿,東林懷我?guī)煛?/strong>
問:出自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孟浩然名句大全
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/ 秦中寄遠上人賞析
從這首詩的內(nèi)容看,當為孟浩然在長安落第之后的作品。詩中充滿了失意、悲哀與追求歸隱的情緒,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詩。
第一聯(lián)從正面寫“所欲”。作者的所欲,原本為隱逸;但詩中不用隱逸而用“一丘”、“三徑”的典故?!耙磺稹鳖H具山野形象,“三徑”自有園林風(fēng)光。用形象以表明隱逸思想,是頗為自然的。然而“苦無資”三字卻又和作者所欲發(fā)生了矛盾,透露出他窮困潦倒的景況。
“北土非吾愿”,是從反面寫“不欲”?!氨蓖痢敝浮扒刂小?,亦即京城長安,是士子追求功名之地,這里用以代替做官,此句表明了不愿做官的思想。因而,詩人身在長安,不由懷念起廬山東林寺的高僧來了?!皷|林懷我?guī)煛笔翘搶懀粋€“懷”字,表明了對“我?guī)煛钡淖鹁磁c愛戴,暗示追求隱逸的思想,并緊扣詩題中的“寄遠上人”。這二句,用“北士”以對“東林”,用“非吾愿”以對“懷我?guī)煛?,對偶相當工穩(wěn)。同時正反相對,相得益彰,更能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詩人進而抒寫自己滯留帝京的景況和遭遇。“黃金燃桂盡”,表現(xiàn)了旅況的窮困;“壯志逐年衰”,表現(xiàn)了心意的灰懶。對偶不求工穩(wěn),流暢自然,意似順流而下,這正是所謂“上下相須,自然成對”(《文心雕龍·麗辭》)。
七句寫“涼風(fēng)”,八句寫“蟬鳴”。這些景物,表現(xiàn)出秋天的景象。涼風(fēng)瑟瑟,蟬鳴嘶嘶,很容易使人產(chǎn)生哀傷的情緒。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,旅況艱難,官場失意,呼吁無門,所以會感到“益悲”。
這首詩最顯著的特點,在于直抒胸臆。感情的難以抒發(fā),在于抽象。詩人常借用具體事物的形象描寫以抒發(fā)感情;表達感情的詞語,往往一字不用。而此詩卻一反這種通常的寫法。對“一丘”稱“欲”,對“無資”稱“苦”;對“北土”則表示“非吾愿”,思“東林”于是“懷我?guī)煛?;求仕進而不能,這使得作者的壯志衰頹;流落秦中,窮愁潦倒;感受到?jīng)鲲L(fēng)、聽到蟬聲而“益悲”。這種寫法,有如畫中白描,不加潤色,直寫心中的哀愁苦悶。而讀者讀來并不感到抽象,反而顯得詩人的率真和詩風(fēng)的明朗。
- 阮郎歸湘南樓上好憑欄。西風(fēng)吹鼻酸?;掠魏翁幉惑@湍。白鷗盟已寒??诊嫼?,廢追歡。沈郎衣帶寬。故人休放酒杯乾。而今行路難。
- 次韻務(wù)觀迎駕法駕朝西內(nèi),諸臣許后陪。蹕煩民更喜,鳶載路無埃。我輩猶簪筆,君才合面槐。如何車九九,獨不與偕來。
- 臺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靜鎮(zhèn)堂天下本無事,智者欣有作。誰能此堂上,靜坐對寥廓。魚游鳥翔回,千里受真樂。從渠錦繡腸,天壤自卜度。
- 漁家傲碧空。彼土因何名極樂。蓮華九品無三惡。雖有頻伽并白鶴。非彰灼。如來變化宣流作。九品一生離五濁。自然身掛珠瓔珞。宛轉(zhuǎn)白毫生額角。長輝爍。百千業(yè)障都消卻。
- 婆羅門引·春盡夜晚鴉飛去,一枝花影送黃昏。春歸不阻重門。辭卻江南三月,何處夢堪溫。更階前新綠,空鎖芳塵。隨風(fēng)搖曳云,不須蘭棹朱輪。只有梧桐枝上,留得三分。多情皓魄,怕明宵還照舊釵痕。登樓望,柳外銷魂。
- 望都荒寺疏鐘解客鞍,由山東畔白煙寒。望都風(fēng)土連唐縣,翁媼排門帶癭看。
- 故梁國公主池亭平陽池館枕秦川,門鎖南山一朵煙。素柰花開西子面,綠榆枝散沈郎錢。裝檐玳瑁隨風(fēng)落,傍岸??逐暖眠。寂寞空馀歌舞地,玉簫聲絕鳳歸天。
- 梨洲寺一區(qū)雞犬白云巔,亂后來看意惘然。劫火尚余唐殿宇,土風(fēng)甯是晉山川。沿溪客散三州路,并守僧耕百畝田。欲訪縱由題作句,矮碑祗在近時鐫。
- 寄范參政逐客無書入帝城,靈光今闕幾公卿。當時何敢書三宿,諸老誰招魯兩生。雙碧崔嵬容雪臥,一黃觳觫了春耕。極知窮薄難為力,猶幸林間識太平。
- 寄林信州嶺近梅花開已多,水南梅事又如何。使君假日曾游否,客子臨風(fēng)空屢哦。好士何妨勤下榻,豐年那有拙催科。倦游我亦懷三徑,何況傳聞?wù)饪痢?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