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意
輕條不自引,為逐春風(fēng)斜。
百丈托遠(yuǎn)松,纏1-1綿成一家。
誰言會面易,各在青山崖。
女蘿發(fā)馨香,兔絲斷人腸。
枝枝相糾結(jié),葉葉競飄揚。
生子不知根,因誰共芬芳。
中巢雙翡翠,上宿紫鴛鴦。
若識二草心,海潮亦可量。
注釋
全唐詩:卷167_14
古意問答
問:《古意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古意的作者是李白
問:古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古意是唐代的作品
問:古意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古
問:君為女蘿草,妾作兔絲花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君為女蘿草,妾作兔絲花 出自 唐代李白的《古意》
問:君為女蘿草,妾作兔絲花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君為女蘿草,妾作兔絲花 的下一句是 輕條不自引,為逐春風(fēng)斜。
問: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白名句大全
古意賞析
這是一首怨婦詩。李太白乃浪漫主義豪放派詩人。很多作品均狂放不羈,如“飛流直下三千尺”、“黃河之水天上來”等等。細(xì)膩的描寫風(fēng)花雪月、兒女情長的作品不是太多。
“君為女蘿草,妾作冤絲花”。古人常以“菟絲”、“女蘿”比喻新婚夫婦,優(yōu)美貼切,因而傳誦千古 。冤絲花為曼生植物,柔弱,莖細(xì)長略帶黃色,常常纏繞在其他植物之上;女蘿草為地衣類植物,有很多細(xì)枝。詩人以“菟絲花”比作妻妾,又以「女蘿草」比喻夫君,意謂新婚以后,妻妾希望依附夫君,讓彼此關(guān)系纏綿繾倦、永結(jié)同心。即所謂“百丈托遠(yuǎn)松,纏綿成一家”。
“女蘿發(fā)馨香,菟絲斷人腸。枝枝相糾結(jié),葉葉競飄揚”。大意可能是說,夫君在外春風(fēng)得意、如魚得水,而妻妾卻在家里憂心匆匆、痛斷肝腸。
“生子不知根,因誰共芬芳。中巢雙翡翠,上宿紫鴛鴦”。我只想用一個字來理解——怨。過去,男主外、女主內(nèi)。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,別無旁務(wù),因而想入非非。我的歸宿在哪里?夫君該不會在外面與別的女子“共芬芳”、做“鴛鴦”吧?
“若識二草心,海潮亦可量”。妻妾向夫君表明態(tài)度:夫君??!假如為妾的有二心的話,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來量了。大約相當(dāng)于今天的“海枯石爛不變心”吧!
- 野芳亭書壁山向林間出,船從草外撐。行來風(fēng)數(shù)刻,坐待月三更。政自安閒散,誰能管愛憎。新功喜今夏,陰滿蒲萄棚。
- 折楊柳詞四首鳳樓高映綠陰陰,凝重多含雨露深。莫謂一枝柔軟力,幾曾牽破別離心。館娃宮畔響廊前,依托吳王養(yǎng)翠煙。劍去國亡臺殿毀,卻隨紅樹噪秋蟬。秾低似中陶潛酒,軟極如傷宋玉風(fēng)。多謝將軍繞營種,翠中閑卓戰(zhàn)旗紅。高僧愛惜遮江寺,游子傷殘露野橋。爭似著行垂上苑,碧桃紅杏對搖搖。
- 次韻代答劉文潛司業(yè)平羌江上首空回,慈姥巖前定把杯??v使石腸都忘卻,也應(yīng)風(fēng)雨送愁來。
- 復(fù)次韻寄子我四首柴門僅付一寒盧,不內(nèi)不妻深有模。每與篔簹同繾綣,好來箕簹共蕭疏。謝娘莫道能聯(lián)句,鄭婢無煩亦讀書。前日{(diào)女便}娟今不見,頭槌眼臼卻能如。
- 贈穎師昔有二大士,比變相差池。一隱盧老堂,一作貧舍兒。任緣本無意,音韻偶追隨。高唱既絕詣,豹隱那得窺。穎公實靜者,妙賞心自知,以此墨守慮,遠(yuǎn)繼白雪詞。首敘同契語,生死一推移。末祛唱酬跡。風(fēng)月非所私。中間任游戲,不假永篇題。自此探骨髓,杜蘭雜香蘼。翻思前作者,往往求其皮。彼非不論量,泛浪忽深思。但取偶世語,高調(diào)終莫追。穎公整襟量,峭聳乘嵌危。冥搜尚論古,快警耳目疑。不從禪寂縛,此道信權(quán)奇。
- 踏莎行·殢酒情懷標(biāo)簽:愛情殢酒情懷,恨春時節(jié)。柳絲巷陌黃昏月。把君團扇卜君來,近墻撲得雙蝴蝶。笑不成言,喜還生怯。顛狂絕似前春雪。夜寒無處著相思,梨花一樹人如削。
- 偶成情弱抽思長,腕嬌運筆拙??谡b恐易忘,箋書還自裂。
- 五月二十夜夢尹師魯昨夕夢師魯,相對如平生。及覺語未終,恨恨傷我情。去年聞子喪,旅寄誰能迎。家貧兒女幼,迢遞洛陽城。何當(dāng)置之歸,西望淚緣纓。
- 雉將雛雉咿喔,雛出鷇,毛斑斑,觜啄啄。學(xué)飛未得一尺高,還逐母行旋母腳。麥壟淺淺難蔽身,遠(yuǎn)去戀雛低怕人。時時土中鼓兩翅,引雛拾蟲不相離。
- 發(fā)淮安九月初二日,車馬發(fā)淮安。行行重行行,天地何不寬。煙火無一家,荒草青漫漫?;腥绶簻婧?,身坐玻璃盤。時時逢北人,什伍扶征鞍。云我戌江南,當(dāng)軍身屬官。北人適吳楚,所憂地少寒。江南有游子,風(fēng)雪上燕山。
- 山與晴天晚,江連夕照紅——— 張耒十一月七日五首
- 疊鼓嘲喧,彩旗揮霍,蘋汀薄晚,蘭舟催解——— 賀鑄菱花怨
- 貯月杯寬,護(hù)香屏暖,好天良夜。——— 周密龍吟曲/水龍吟
- 臘前欲雪竟未雪,梅花不慣人間熱——— 楊萬里雪后尋梅
- 西湖之水足供酒一杯,西湖之山可作詩千幅——— 方回會鶴臞鄭高士庵為予寫神走筆賦雜言
- 煉還丹,全太極,采玄珠——— 李道純水調(diào)歌頭 示眾無分彼此
- 鄉(xiāng)樹江淮接,軍籌歲月深——— 李覯關(guān)閻判官
- 不知無忌奸邪骨,又作何山野葛苗。——— 羅隱宿紀(jì)南驛
- 上有甘公古祠宇,節(jié)制洪流掌風(fēng)雨——— 李泳題甘將軍廟卷雪樓
- 玉人今夜相思不,想見頻將翠枕移——— 辛棄疾鷓鴣天
- 1逗喵小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