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蓬萊 歸故山
柳換枯陰,賦歸來何晚。
爽氣霏霏,翠蛾眉嫵,聊慰登臨眼。
故國如塵,故人如夢,登高還懶。
數(shù)點寒英,為誰零落,楚魄難招,暮寒堪攬。
步屧荒籬,誰念幽芳遠。
一室秋燈,一庭秋雨,更一聲秋雁。
試引芳樽,不知消得,幾多依黯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西風陣陣掃過門徑,枯黃的樹葉隨風飄零,白云稀稀疏疏地飄浮在天空中。柳葉到了秋天衰敗了,辭官歸鄉(xiāng)太晚。山中彌漫著清新的空氣,蒼翠的遠山像美女的娥眉,還可以聊且慰藉一下我登臨的雙眼。故國如塵土般覆滅,親朋友人都已失散,還有什么心思登高呢?
數(shù)朵菊花,為誰飄落?楚王的魂魄難以招回,晚上又寒氣襲人。散步在荒涼的籬笆前,誰還念及幽遠的花香?屋子里孤燈一盞,秋雨飄落,又一聲秋雁叫,想以酒解愁,但又怕醉了,解不了復雜而隱微的愁緒。
注釋
醉蓬萊:據(jù)《澠水燕談錄》載,宋仁宗時,教坊進新曲《醉蓬萊》,柳永應(yīng)制作詞。雙調(diào)九十七字,前后片各四仄韻。前片第一、第五、第八三句,后片第六、第九兩句,皆上一、下四句法。
故山:指王沂孫的故鄉(xiāng)會稽山。
掃西風門徑:首句倒裝,意即“西風掃門徑”。
柳換枯陰:指柳葉經(jīng)秋而枯敗。
賦歸來:辭官歸鄉(xiāng)。陶淵明《歸去來辭》:“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。”
爽氣霏霏(fēi):山中彌漫著清新空氣,語出《世說新語·簡傲》:“西山朝來,致有爽氣”。霏霏:紛紛。
翠蛾眉嫵:形容蒼翠的遠山像美女的娥眉。
故國如塵:指故國宋室江山灰飛煙滅。
寒英:菊花。
楚魄難招:《楚辭》有招魂一篇,一般認為是屈原為招楚懷王來歸而作。
步屧(xiè):漫步。屧:木板拖鞋。
消得:消除、消解。
依黯:復雜而隱微的愁緒。
醉蓬萊 歸故山問答
問:《醉蓬萊 歸故山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醉蓬萊 歸故山的作者是王沂孫
問:醉蓬萊 歸故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醉蓬萊 歸故山是宋代的作品
問:醉蓬萊 歸故山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掃西風門徑,黃葉凋零,白云蕭散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掃西風門徑,黃葉凋零,白云蕭散 出自 宋代王沂孫的《醉蓬萊 歸故山》
問:掃西風門徑,黃葉凋零,白云蕭散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掃西風門徑,黃葉凋零,白云蕭散 的下一句是 柳換枯陰,賦歸來何晚。
問:出自王沂孫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王沂孫名句大全
醉蓬萊 歸故山賞析
王沂孫在元朝初年曾出任學官。后解除“慶元路學正”職事到故鄉(xiāng)紹興。詞人歸鄉(xiāng)之心情頗為復雜。事元非其所愿,故國之戀深深地敲擊著他的胸膛。在這首詞中,作者用較為隱蔽的手法表達了這種復雜的情感。
“掃西風門徑,黃葉凋零,白云蕭散”。從秋景起筆,意即“西風掃門徑”,西風有知,似乎知主人歸來,殷勤地掃除門徑以示迎接。西風吹得黃葉凋零了,白云蕭散了。凋零、蕭散,其實正是作者當時的心境的反映。此番回到故鄉(xiāng),他并沒有感受到一般應(yīng)有的那種溫暖與親切。內(nèi)心有著一種難以明言的隱微情緒?!傲鴵Q枯陰,賦歸來何晚!”辭官四年,自無榮耀之感,卻有點悔恨的意思。離開鄞縣時,碧山曾作《齊天樂》:“正恐黃花,笑人歸較晚?!毙木诚嗤?/p>
回歸故鄉(xiāng)時,王沂孫似乎是悔恨出行的失計,不免自怨自艾,心里頗不是滋味?!八瑲怫?,翠蛾眉嫵,聊慰登臨眼。故國如塵,故人如夢,登高還懶?!绷髀冻鲞@種復雜的心緒。
“爽氣霏霏”,形容開朗的山容紛然而呈?!蚌睔饬骷娖??!按涠昝紜场保唧w描繪故山的山容,從兩個方面連續(xù)使用比喻,以眉喻山曰:“翠蛾”“眉嫵”都是類比山峰狀似美女眉毛。此情此景,誠然可以使作客歸來的人感到賞心悅目?!肮蕠鐗m,故人如夢”,在登臨之際,徒增愁思,意興索然,雖美景在前,也懶于一顧了。欲登臨和懶登高相對,以見其愁情之重。登高懷遠,招來宋室覆亡之感慨,朋友淪替之傷悼,情難自禁,則又不如不上這山為好了?!暗歉哌€懶”,和“怕見夜間出去”李清照心緒相同。
“數(shù)點寒英,為誰零落”,是作者的自我惋惜。“楚魄難招,暮寒堪攬”,意謂“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”。這幾句,寫法相當深刻,意味相當沉痛。至于“步屧荒籬,誰念幽芳遠”二句,則是與上文的“寒英。”“零落”緊相連接的,寫得參差錯落,顯得章法變換多姿。
“一室秋燈,一庭秋雨,更一聲秋雁”是此詞最精彩的筆墨,用三排比短句。描繪出了一種清冷孤寂的境界,秋燈、秋雨、秋雁,所襯托的不過是一顆秋心而已?!霸囈奸住?,以借酒澆愁,愁更愁“不知消得幾多依黯”作結(jié),“依黯”這個詞語與“依依”和“黯黯”結(jié)合,承上“故國如塵,故人如夢”,比泛言“愁苦”,要細致,要準確,值得細細玩味用它來表示這首詞所包含的復雜的情感意緒,還是很確切的。
王沂孫之詞,曾被評為較為“深”、“厚”。含蓄較為豐富,表達詞意用筆轉(zhuǎn)折,耐人細細體味。陳廷焯在《白雨齋詞話》中評價較為貼切:“詞味之厚,無過碧山。”
- 擬詠懷詩 十九憒憒天公曉。精神殊乏少。一郡催曙雞。數(shù)處驚眠鳥。其覺乃于于。其憂惟悄悄。張儀稱行薄。管仲稱器小。天下有情人。居然性靈夭。
- 戊午上高宗封事標簽:愛國紹興八年十一月日,右通直郎樞密院編修臣胡銓,謹齋沐裁書,昧死百拜,獻于皇帝陛下?! 〕贾敯矗和鮽惐疽会蛐靶∪耍芯疅o賴,頃緣宰相無識,遂舉以使虜,專務(wù)詐誕,斯罔天聽,驟得美官,天下之人切齒唾罵。今者無故誘致虜使,以“詔諭江南”為名,是欲臣妾我也,是欲劉豫我也!劉豫臣事丑虜,南面稱王,自以為子孫帝王、萬世不拔之業(yè),一旦豺狼改慮,捽而縛之,父子為虜。商鑒不遠,而倫又欲陛下效之。 夫天下者,祖宗之天下也;陛下所居之位,祖宗之位也。奈何以祖宗之天下為犬戎之天下,以祖宗之位為犬戎藩臣之位?陛下一屈膝,則祖宗廟社之靈盡污夷狄,祖宗數(shù)百年之赤子盡為左衽,朝廷宰執(zhí)盡為陪臣,天下之士大夫皆當裂冠毀冕,變?yōu)楹.悤r豺狼無厭之求,安知不加我以無禮如劉豫也哉!夫三尺童子至無知也,指犬豕而使之拜,則怫然怒。今丑虜,則犬豕也。堂堂大國,相率而拜犬豕,曾童孺之所羞,而陛下忍為之邪? 倫之議乃曰:“我一屈膝,則梓宮可還,太后可復,淵圣可歸,中原可得?!眴韬?!自變故以來,主和議者,誰不以此說啖陛下哉?然而卒無一驗,則虜之情偽已可知矣。而陛下尚不覺悟,竭民膏血而不恤,忘國大仇而不報,含垢忍恥,舉天下而臣之甘心焉。就令虜決可和,盡如倫議,天下后世謂陛下何如主?況丑虜變詐百出,而倫又以奸邪濟之,梓宮決不可還,太后決不可復,淵圣決不可歸,中原決不可得。而此膝一屈,不可復伸;國勢陵夷,不可復振,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矣?! ∠蛘弑菹麻g關(guān)海道,危如累卵,當時尚不肯北面臣敵,況今國勢稍張,諸將盡銳,士卒思奮。只如頃者敵勢陸梁,偽豫入寇,固嘗敗之于襄陽,敗之于淮上,敗之于渦口,敗之于淮陰,較之前日蹈海之危,已萬萬矣!倘不得已而至于用兵,則我豈遽出虜人下哉?今無故而反臣之,欲屈萬乘之尊,下穹廬之拜,三軍之士不戰(zhàn)而氣已索。此魯仲連所以義不帝秦,非惜夫帝秦之虛名,惜夫天下大勢有所不可也!今內(nèi)而百官,外而軍民,萬口一談,皆欲食倫之肉。謗議洶洶,陛下不聞,正恐一旦變作,禍且不測。臣竊謂不斬王倫,國之存亡未可知也?! ‰m然,倫不足道也,秦檜以心腹大臣而亦為之。陛下有堯舜之資,檜不能致陛下如唐虞,而欲導陛下為石晉。近者禮部侍郎曾開等引古誼以折之,檜乃厲聲責曰:“侍郎知故事,我獨不知!”則檜之遂非狠愎,已自可見。而乃建白,令臺諫侍臣僉議可否,是明畏天下議己,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謗耳。有識之士,皆以為朝廷無人。吁,可惜哉!孔子曰:“微管仲,吾其被發(fā)左衽矣?!狈蚬苤伲哉咧舳?,尚能變左衽之區(qū),而為衣裳之會。秦檜,大國之相也,反驅(qū)衣冠之俗,歸左衽之鄉(xiāng)。則檜也,不唯陛下之罪人,實管仲之罪人矣。孫近附會檜議,遂得參知政事。天下望治有如饑渴,而近伴食中書,漫不敢可否事。檜曰“虜可和”,近亦曰“可和”;檜曰“天子當拜”,近亦曰“當拜”。臣嘗至政事堂,三發(fā)問而近不答,但曰:“已令臺諫侍從議矣”。嗚呼!參贊大政,徒取充位如此,有如虜騎長驅(qū),尚能折沖御侮耶?臣竊謂:秦檜、孫近亦可斬也! 臣備員樞屬,義不與檜等共戴天。區(qū)區(qū)之心,愿斷三人頭,竿之藁街。然后羈留虜使,責以無禮,徐興問罪之師,則三軍之士不戰(zhàn)而氣自倍。不然,臣有赴東海而死耳,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?小臣狂妄,冒瀆天威,甘俟斧鉞,不勝隕越之至!
- 導引 大定二十七年三月皇太孫受冊謝廟 以上*源*發(fā),衍慶自靈長。圣運日隆昌。震闈顯冊遵彝典,基緒煥重光。揀時廟見嚴昭報,禮樂粲成章。精誠潛格神明助,福祿永無疆。一首鼓吹導引曲,據(jù)大金國志,乃翰林邢具瞻作。
- 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于灃上十四年…為他年會話張本也灃水店頭春盡日,送君上馬謫通川。夷陵峽口明月夜,此處逢君是偶然。一別五年方見面,相攜三宿未回船。坐從日暮唯長嘆,語到天明竟未眠。齒發(fā)蹉跎將五十,關(guān)河迢遞過三千。生涯共寄滄江上,鄉(xiāng)國俱拋白日邊。往事渺茫都似夢,舊游流落半歸泉。醉悲灑淚春杯里,吟苦支頤曉燭前。莫問龍鐘惡官職,且聽清脆好文篇。別來只是成詩癖,老去何曾更酒顛。各限王程須去住,重開離宴貴留連。黃牛渡北移征棹,白狗崖東卷別筵。神女臺云閑繚繞,使君灘水急潺湲,風凄暝色愁楊柳,月吊宵聲哭杜鵑。萬丈赤幢潭底日,一條白練峽中天。君還秦地辭炎徼,我向忠州入瘴煙。未死會應(yīng)相見在,又知何地復何年。
- 得林正父察院書問訊甚勤以長句寄謝折柳湖南別尚新,書來已見柳搖春。故情有此膠投漆,薄俗從渠越視秦。長劍拄頤那復夢,短衣掩脛未全貧。有詩亦欲頻持寄,腸斷西江六六鱗。
- 晚登望云晚來煙雨暗江干,烽火遙傳畫角殘。看鏡功名空自許,上樓懷抱若為寬。青楓搖落新秋令,白發(fā)凄涼舊史官。飽見少年輕宿士,可憐隨處強追歡。
- 鐵溝行贈喬太博城東坡隴何所似,風吹海濤低復起。城中病守無所為,走馬來尋鐵溝水。鐵溝水淺不容辀,恰似當年韓與侯。有魚無魚何足道,駕言聊復寫我憂?;拇逡暗暌嗪斡?,欲發(fā)狂言須斗酒。山頭落日側(cè)金盆,倒著接搔白首。忽憶從軍年少時,輕裘細馬百不知。臂弓腰箭南山下,追逐長楊射獵兒。老去同君兩憔悴,犯夜醉歸人不避。明年定起故將軍,未肯先誅霸陵尉。
- 偈頌七十二首人與境空,境與人會。百尺竿頭,一采兩賽。
- 拙句謝伯達老友贈梅發(fā)言吾過矣,衛(wèi)生無術(shù)誰之尤。魯兀游心聊自遣,樂春舉足豈無憂。
- 社日濁澗回湍激,青煙弄晚暉。緣隨春酒熟,分與故山違。社鼓喧林莽,孤城隱翠微。山花羞未發(fā),燕子喜先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