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山次鄭德予韻問答
問:《三山次鄭德予韻》的作者是誰?
答:三山次鄭德予韻的作者是朱槔
問:三山次鄭德予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三山次鄭德予韻是宋代的作品
問:日腳微明雨腳疏,誰將云夢賦相如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日腳微明雨腳疏,誰將云夢賦相如 出自 宋代朱槔的《三山次鄭德予韻》
問:日腳微明雨腳疏,誰將云夢賦相如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日腳微明雨腳疏,誰將云夢賦相如 的下一句是 西南山好君知不,一見全勝讀異書。
問:出自朱槔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朱槔名句大全
- 石通洞披棘捫蘿入洞中,拂塵剝蘚識涪翁。我綠直道來施右,君為清詩到石通。定后寂寥無異議,危初萋菲竟何功。投豺畀北言猶在,厄宋饑陳道不窮。
- 酬劉谷除夜見寄坐恐三更至,流年此夜分??托臒o限事,愁雨不堪聞。灞上家殊遠,爐前酒暫醺。劉郎亦多恨,詩憶故山云。
- 江陵客舍留別樊尚書信陵門館下,多病有歸思。墜履忘情后,寒灰更濕時。委欄芳蕙晚,憑幾雪髫垂。明日秋關(guān)外,單車風(fēng)雨隨。
- 與應(yīng)得李洋歸花時莫負此良辰,信杖間行寂寞濱。日入山頭成鶴頂,風(fēng)吹沙磧皺魚鱗。飛來白鷺全成雪,倒去枯松半樹春。似此江山孤絕處,故應(yīng)著此苦吟人。
- 府試古鏡舊是秦時鏡,今來古匣中。龍盤初掛月,鳳舞欲生風(fēng)。石黛曾留殿,朱光適在宮。應(yīng)祥知道泰,監(jiān)物覺神通。肝膽誠難隱,妍媸信易窮。幸居君子室,長愿免塵蒙。
- 出御史臺萬險千艱六出身,如今刀得避囂塵。須知從此寒原上。有個行歌拾穗人。
- 水調(diào)歌頭 庚辰六月,游玉華谷,回過少姨廟中語,為之賦仙人詞,今載於此。夢入云山宮闕幽。鸞同侶鴛鳳流。桂月竟夜光不收。世俗擾擾成囂湫。醉飛星馭鞭金虬。八仙浪跡追真游。龜玉笙蹄四十秋。摩霄注壑須人求。覓劍如或笑刻舟。陽燧非無鹿里儔。元鼎以來虛昆丘。東井徒勞冠帶修。松餐竹飲度蜃樓。嵩頂坐笑垂直鉤。只應(yīng)慚愧劉幽州。又題知音者無惜留跡。云山有宮闕,浩蕩玉華秋。何年鸞同侶,清夢入真游。細看詩中元鼎,似道區(qū)區(qū)東井,冠帶事昆丘。壞壁碗風(fēng)雨,,醉墨失蛟虬。問詩仙,緣底事,愧幽州。知音定在何許,此語為誰留。世外青天明月,世上紅塵白日,我亦壓囂湫。一笑拂衣去,嵩頂坐垂鉤。前諸剎,因過少姨祠,遂周行廊廡, 得古仙人詞於壁間。然其首章,直 挺有烈丈夫語氣,其死而不忘,蓋無疑,其能道此語亦無疑。觀者不當(dāng)以文體古今之變而疑仙語也。噫,仙山 而世人莫之識也。予三人者,乃今見之,夫豈偶然哉。再拜留跡,以附知音者之末云。渾源雷淵題。
-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有叟住東野,畏人希入城。君時共還往,我欲問修行。早歲識巖客,近時逢絳生。真能訪茅屋,屣履試將迎。
- 次韻和王駕校書結(jié)綬見寄之什直應(yīng)歸諫署,方肯別山村。勤苦常同業(yè),孤單共感恩。醉披仙鶴氅,吟扣野僧門。夢見君高趣,天涼自灌園。
- 湖天暮景五首斷腸浪說賀方回,未抵秦郎翦水才。欲向湖邊問遺唱,鴛鴦鸚鵡兩相推。
- 一癯危獨坐,多難失孤?lián)?/a>——— 牟巘五挽趙止善
- 衲僧家,腳跟下一段光明,十日并照,明察秋毫——— 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
- 告我當(dāng)北渡,新詩侑清樽——— 蘇軾送魯元翰少卿知衛(wèi)州
- 荒陂杳杳無人語,坐擁華貂只苦吟——— 孔武仲淮西道中
- 從小識賓卿,恩深若弟兄。——— 溫庭筠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
- 處處歌來暮,長江建業(yè)人——— 皇甫冉獨孤中丞筵陪餞韋君赴升州
- 喚起謫仙醉倒,翻湖海、傾瀉濤瀾——— 陳師道滿庭芳(詠茶)
- 買個扁舟,山南游遍,山北歸來——— 趙汝愚柳梢青(西湖)
- 早稻如倒戈,十穗八九折——— 張耒早稻
- 此行誰知己,所向盡艱食——— 陳造蔡秀才求予所作記作詩贈之時蔡移居
- 5搞趣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