諷諫詩
肅肅我祖,國自豕韋,黼衣朱紱,四牡龍旂。彤弓斯征,撫寧遐荒,總齊群邦,以翼大商,迭披大彭,勛績惟光。至于有周,歷世會同。王赧聽譖,實(shí)絕我邦。我邦既絕,厥政斯逸,賞罰之行,非由王室。庶尹群后,靡扶靡衛(wèi),五服崩離,宗周以隊(duì)。我祖斯微,遷于彭城,在予小子,勤誒厥生,厄此嫚秦,耒耜以耕。悠悠嫚秦,上天不寧,乃眷南顧,授漢于京。
于赫有漢,四方是征,靡適不懷,萬國逌平。乃命厥弟,建侯于楚,俾我小臣,惟傅是輔。兢兢元王,恭儉凈一,惠此黎民,納彼輔弼。饗國漸世,垂烈于后,乃及夷王,克奉厥緒。咨命不永,唯王統(tǒng)祀,左右陪臣,此惟皇士。
如何我王,不思守保,不惟履冰,以繼祖考!邦事是廢,逸游是娛,犬馬繇繇,是放是驅(qū)。務(wù)彼鳥獸,忽此稼苗,烝民以匱,我王以愉。所弘非德,所親非悛,唯囿是恢,唯諛是信。睮睮諂夫,咢咢黃發(fā),如何我王,曾不是察!既藐下臣,追欲從逸,嫚彼顯祖,輕茲削黜。
嗟嗟我王,漢之睦親,曾不夙夜,以休令聞!穆穆天子,臨爾下土,明明群司,執(zhí)憲靡顧。正遐由近,殆其怙茲,嗟嗟我王,曷不此思!
非思非鑒,嗣其罔則,彌彌其失,岌岌其國。致冰匪霜,致隊(duì)靡嫚,瞻惟我王,昔靡不練。興國救顛,孰違悔過,追思黃發(fā),秦繆以霸。歲月其徂,年其逮耇,于昔君子,庶顯于后。我王如何,曾不斯覺!黃發(fā)不近,胡不時監(jiān)!
注釋
莊嚴(yán)偉大的我們的祖先,從豕韋氏開始建國,穿戴著飾有斧形圖案的黼衣和飾有“亞”字圖案的朱紱,駕馭著四匹雄馬拉的戰(zhàn)車,上插龍旃。被賜給彤弓,專司征伐;安撫邊遠(yuǎn)地的人民,總管眾多邦國,來輔佐大商朝。后來又有大彭,也是功勛卓著。到了周朝的時候,我們楚國幾代位列諸侯,參與會盟。后來周赧王聽信讒言,削奪了我們楚國的爵位。我們楚國既與周朝斷絕關(guān)系,周朝的政令更不再在楚國施行。賞功罰罪的事也不再由周王朝決定。朝廷大臣和諸侯王,都不再輔佐、護(hù)衛(wèi)周朝;京城周圍五服的地區(qū),都分崩離析,宗周便這樣瓦解了。我們的祖先也衰微了,遷徙到彭城居住。到了我們這一輩,那生活真是勤苦之極啊。遭遇了強(qiáng)秦欺侮的災(zāi)禍,先王祇好親自到田野中耕種土地。輕慢傲橫的秦國,上天不保佑他們。上天垂青、賜福給南方,把秦朝的京城授給漢朝。
漢朝建立真?zhèn)ゴ?,四面八方去征伐;所到地方都投降,千邦萬國都安暢。任命他的小弟弟,建侯封國在楚地;讓我們這些小臣子,輔佐楚王要仔細(xì)。兢兢業(yè)業(yè)是元王,恭敬勤儉持續(xù)長;賜福萬民樂安康,任用輔弼納賢良。在位將近三十載,基業(yè)遺留給后代;后來繼位是夷王,能承繼遺風(fēng)??蓢@夷王命不長,登基繼位是戊王;左右身邊諸臣子,正人君子皆棟梁。
為什么我們的大王,卻不考慮保守祖宗基業(yè);為什么不想著如履薄冰的艱難,從而繼承發(fā)揚(yáng)祖業(yè)!國家大事廢弛不問,整日游蕩娛樂無垠;獵犬駿馬漂亮雄壯,東奔西跑前驅(qū)后放。一心一意喜獸愛鳥,輕忽農(nóng)事忘記稼苗。百姓因此而匱乏,大王以此為樂。所弘揚(yáng)的不是德行,所親近的不是俊才。衹是擴(kuò)建苑囿,衹是親近小人。阿諛奉迎的諂媚之人,剛正不阿的正人君子;為什么大王對此不予明察分辨!藐視輕慢你的臣子,又一味縱欲放逸。侮辱了你那圣明的祖先,把被削國廢黜看得那么輕。
可嘆我們大王是漢朝近親,卻不能日夜勤勞以揚(yáng)祖先美名!肅穆莊嚴(yán)的天子,統(tǒng)治著天下國土;公正賢明的官員,執(zhí)法嚴(yán)明沒有顧慮。端正遠(yuǎn)方的人要從自己身邊開始做起,衹憑恃自己是漢室宗親肆意橫行是十分危險的。哎呀我們的大王,為什么不考慮這些!
不思考不鑒戒,就會使后代沒法則可循;失誤如此重大,使國家岌岌可危。堅(jiān)冰形成于微霜,國家崩潰起于懈怠輕慢;看看想想我們的先王,沒有不考慮周到的。挽救振興危亡的國家,最好的方法是王者善于悔過,誰又能違背這一規(guī)律;想想以往秦穆公向黃發(fā)老人求教,最后終于稱霸。歲月流逝,年歲將老;哎!過去那些君子,善于悔過白新,有幸能揚(yáng)名于后世。大王您怎么樣呢,竟然看不到這些!不親近黃發(fā)智者,你為什么不借鑒以往的事例!
諷諫詩問答
問:《諷諫詩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諷諫詩的作者是韋孟
問:諷諫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諷諫詩是兩漢的作品
問:肅肅我祖,國自豕韋,黼衣朱紱,四牡龍旂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肅肅我祖,國自豕韋,黼衣朱紱,四牡龍旂 出自 兩漢韋孟的《諷諫詩》
問:肅肅我祖,國自豕韋,黼衣朱紱,四牡龍旂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肅肅我祖,國自豕韋,黼衣朱紱,四牡龍旂 的下一句是 彤弓斯征,撫寧遐荒,總齊群邦,以翼大商,迭披大彭,勛績惟光。
-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池畔拖垂柳,爛邊笑晚花。敗荷傾弊蓋,老檜露枯槎。歲暮驚時態(tài),年高惜物華。東陵風(fēng)未替,解憶故園瓜。
- 中秋無月,既望,月甚佳二首中秋無月莫尤天,月入秋來夜夜妍。且道今霄明月色,何曾減卻半分圓?
- 喜遷鶯 瓊花東風(fēng)吹盡。但一片綠陰,空留春恨。后土祠荒,飛瓊謫久,還喜玉容堪認(rèn)。二十四橋夜月,二十四番花信。便載酒,怕芳菲易老,陰晴難穩(wěn)。嬌困。羞起晚,佇立畫闌,凈洗閑脂粉。沉水濃熏,蜂黃淡染,自有絕塵香韻。也知世間無對,肯許浮花相近。鳳簫遠(yuǎn),待數(shù)枝折與,玉峰人問。
- 玉樓春(次中秋閏月表舅晁仲如韻)今秋仲月逢余閏。月姊重來風(fēng)露靜。未勞玉斧整蟾宮,又見冰輪浮桂影。尋常經(jīng)歲睽佳景。閱月那知還賞詠。庾樓江闊碧天高,遙想飛觴清夜永。
- 長相思長相思。久離別。征夫去遠(yuǎn)芳音滅。湘水深。隴頭咽。紅羅斗帳里。綠綺清弦絕。逶迤百尺樓。愁思三秋結(jié)。
- 雙柏雙柏屹相向,剛嚴(yán)如巨人。龍呤風(fēng)雨夕,山立雪霜晨。閱世易成古。刳心不復(fù)春。扶顛要力量,歲晚莫全身。
- 龍山補(bǔ)亡征西天府,重九令節(jié)。駕言龍山,宴凱群哲。壺歌雅奏,緩帶輕帢。胡為中觴,一笑粲發(fā)。楩楠競秀,榆柳獨(dú)脫。驥騄交騖,駑蹇先蹶。楚狂醉亂,隕帽莫覺。戎服囚首,枯顱茁發(fā)。惟明將軍,度量豁達(dá)。容此下士,顛倒冠襪。宰夫楊觶,兕觥舉罰。請歌相鼠,以侑此爵。
- 次兒輩戲商卿設(shè)醴韻二首水豢山膚自土宜,況邀從事到青齊。賓筵大嚼寧虛口,灶婦深顰想噬臍。爛醉豈無醒酒鱠,明朝重閱不鳴雞。扶頭更憶松江曉,旋買鱸魚薤搗虀。
- 三峽橋橋壓神龍三四秋,良材應(yīng)是鬼神搜。猿猱爭飲澗中水,草木不知天下秋。隱士閑行隨白鹿,道人長往駕青牛。靈源自與天河接,誰信江淮是末流。
- 出豐城一首搖搖旌旆出洪都,彌望田疇總廢墟。羸馬不前身突兀,耕夫相視笑軒渠。倚松茅屋斜開徑,近水人家半賣魚。蒲葉向冬猶未割,臨風(fēng)遙憶路溫舒。
- 相君事郡當(dāng)少時,見謂遲鈍遭謾欺——— 張嵲翟方進(jìn)
- 樹密云縈岸,池遙水際空。——— 楊發(fā)與諸公池上待月
- 去難留,悵芙蓉路窄,綠楊天遠(yuǎn)。——— 吳文英倦尋芳
- 坐聞長策利,終見勒銘回。——— 鄭嚴(yán)送韋員外赴朔方
- 往來同路不同時,前后相思兩不知——— 白居易武關(guān)南見元九題山石榴花見寄
- 卻見同官喜復(fù)悲,此生何幸有歸期——— 劉長卿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,贈袁贊府(時經(jīng)劉展平后)
- 姻婭托三槐,同朝得往來——— 樓鑰太令人趙氏挽詞
- 行李逢炎暑,山泉滿路岐——— 賈島送南卓歸京
- 書生白首故習(xí)在,顛倒簡牘紛朱黃。——— 陸游燈籠
- 更葵箑難留,苧衣將換。——— 王沂孫齊天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