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奉命:被命令,被要求。
邗(hán)溝:聯(lián)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,是中國最早見于明確記載的運河。
追攀:追隨牽挽。形容惜別。
始終:自始至終。
臨:照樣子摹仿字畫。
劉墉行書送蔡明遠(yuǎn)敘軸問答
問:《劉墉行書送蔡明遠(yuǎn)敘軸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劉墉行書送蔡明遠(yuǎn)敘軸的作者是劉墉
問:劉墉行書送蔡明遠(yuǎn)敘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劉墉行書送蔡明遠(yuǎn)敘軸是清代的作品
問:既奉命于秦淮之上,又隨我于邗溝之東,追攀不疲,以至邵伯南埭,始終之際,良有可稱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既奉命于秦淮之上,又隨我于邗溝之東,追攀不疲,以至邵伯南埭,始終之際,良有可稱 出自 清代劉墉的《劉墉行書送蔡明遠(yuǎn)敘軸》
問:既奉命于秦淮之上,又隨我于邗溝之東,追攀不疲,以至邵伯南埭,始終之際,良有可稱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既奉命于秦淮之上,又隨我于邗溝之東,追攀不疲,以至邵伯南埭,始終之際,良有可稱 的下一句是 送蔡明遠(yuǎn)敘。
劉墉行書送蔡明遠(yuǎn)敘軸賞析
此幅書于“乙未冬日”,即1775年(乾隆四十年),時年劉墉57歲。此書運筆圓勁,古樸飄逸,方圓兼?zhèn)?,蒼潤互見。清徐珂《清稗類鈔》評劉墉書:“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,體格屢變,神妙莫測。其少年時為趙體,珠圓玉潤,美如簪花。中年以后,筆力雄健,局勢堂皇。迨入臺閣,則炫爛歸于平淡,而臻爐火純青之境矣?!贝朔捶从沉藙④心陼r的書法風(fēng)格。
- 苦寒行北風(fēng)北風(fēng),職何嚴(yán)毒。摧壯士心,縮金烏足。凍云囂囂,礙雪一片下不得。聲繞枯桑,根在沙塞。黃河徹底,頑直到海。一氣摶束,萬物無態(tài)。唯有吾庭前杉松樹枝,枝枝健在。
- 晚夏金江寓居答友生日日沖殘熱,相尋入亂蒿。閑中滋味遠(yuǎn),詩里是非高。碧聳新生竹,紅垂半熟桃。時難未可出,且欲淬豪曹。
- 春雨未霽有載歌姬游道場山者濛濛煙雨暗空山,驕馬行春翠袖寒。待得春風(fēng)捲云幕,卻愁春色又闌珊。
- 西蜀送許中庸歸秦赴舉春色華陽國,秦人此別離。驛樓橫水影,鄉(xiāng)路入花枝。日暖鶯飛好,山晴馬去遲。劍門當(dāng)石隘,棧閣入云危。獨鶴心千里,貧交酒一卮。桂條攀偃蹇,蘭葉藉參差。旅夢驚蝴蝶,殘芳怨子規(guī)。碧霄今夜月,惆悵上峨嵋。
- 五月廿八日雨后黃昏雨一雨,稍覺襟袖涼。中宵如河決,浩渺不可當(dāng)。浮云合四溟,無復(fù)窺神光。門巷失舊徑,北鄰有頹墻??值鼐阆U龍,難安三尺床。閽人亟來告,客土壞溝防。坐此不疏達(dá),漸漬室與堂。我迷忽復(fù)悟,豈暇立彷徨。荷鍤裒眾力,畚土逾百筐??卜灴觳桓?,飛流復(fù)湯湯。中庭燥如舊,漠漠蘭芷香。乃知天下事,壅塞成疽瘡。決水復(fù)不難,吾有扁鵲方。
- 示阮冠一行作吏擲分陰,世路塵勞滿客襟。三語風(fēng)流歸夢想,十年書問寄浮沉。門前種柳春光好,堂上鳴弦古意深。別后新詩都覓取,對哦湘淥醉還斟。
- 醉蓬萊倚欄酒干一笑,酒舊日琵琶酒,何處尋酒覓。獨立東風(fēng),吹未醒狂客。沙外青歸,柳邊黃淺,依舊自春色。極目長淮,晴煙一抹,不堪重憶。老子平生,萍流蓬轉(zhuǎn),昔去今來,鷗鷺都識。拍拍輕舟,煙浪暗天北。自有乾坤,江山如此,多少等陳跡。世事從來,付之杯酒,青衫休濕。
- 勸農(nóng)六首夭桃無力臥溪沙,楊柳陰陰勝士家。下馬欲知留客意,棠梨故作后開花。
- 自和忽思性湖上趣,性水闊似南性州。地接過從易,人閑取次留。絮輕遞吹卷,蒲嫩匝堤幽。落果知禽入,行莎覺履柔。蓮為游女曲,藤系野人舟。晚性長過筱,春秧綠滿疇。賞心曾卜晝,望岫最宜秋??羁畲﹨驳?,涓涓敗堰流。風(fēng)埃無入座,笳鼓或驚鷗。下客林泉性,時能夢寐游。
- 崇因寺卷簾山色眼前見,入夜?jié)曊砩下?。苔徑雨馀堆落葉,石樓風(fēng)靜鎖寒云。
- 道傍苦李猶垂實,城外甘棠已布陰。——— 許渾和淮南王相公與賓僚同游瓜洲別
- 地窮山盡處,江泛水寒時——— 許渾曉發(fā)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(一作曉發(fā)鄞江寄崔壽韓)
- 正新涼風(fēng)露,冰壺清徹——— 謝懋念奴嬌
- 守道窮非過,先時動是災(zāi)。——— 呂溫道州夏日郡內(nèi)北橋新亭書懷贈何元二處士
- 冷浸書帷夢斷,卻披衣重起——— 柳永佳人醉(雙調(diào))
- 七月芙蕖正爛開,東南園近日徘徊——— 邵雍秋游六首
- 煙霏霧靄掃欲盡,但見突兀撐晴空——— 喻良能重陽
- 詩來謂我清而臞,我方忍欲將忍饑——— 王炎次韻答簡簿
- 客路逢寒食,清明未到家。——— 曹勛上塘值清明八首·其二
- 金淵萬家籍百儒,學(xué)書用筆人豈無——— 仇遠(yuǎn)贈筆工沈秀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