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【原題】:
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韻十首
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問答
問:《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的作者是蒲壽宬
問: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是宋代的作品
問:匡廬詎云遠(yuǎn),日日望翠嵐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匡廬詎云遠(yuǎn),日日望翠嵐 出自 宋代蒲壽宬的《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(lǐng)客枉顧山中賦采》
問:匡廬詎云遠(yuǎn),日日望翠嵐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匡廬詎云遠(yuǎn),日日望翠嵐 的下一句是 黃花裛露掇,薄酒如飴甘。
問:出自蒲壽宬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蒲壽宬名句大全
- 早發(fā)途中六幕星翻斗轉(zhuǎn)車,攬衣王粲更離家。孤城隨月三撾鼓,碧樹啼煙九子鴉。獨(dú)望殘?jiān)瞥铞毖?,暫聞長笛憶京華。霞朝莫問離懷苦,帶眼愁多只有賒。
- 南湖臺三首峣榭水中央,茲為隱遁鄉(xiāng)。小園香寂寂,一派曉泱泱。煙草碧彌岸,霜桃紅壓墻。鴟夷倘在此,未必入滄浪。
- 次韻蘇公謁告三絕紙帳薰?fàn)t作小春,青奴白牯對忘言。更無人問維摩詰,始是東坡不二門。
- 逍遙詠天非愛道許人修,學(xué)士愚迷不到頭。內(nèi)境擬將何所用,杳知深邃故難求。丹霞隱密堪依仗,雪月縱橫入品流。消息頓然潛世慮,凡岐圣路有剛?cè)帷?/div>
- 天華寺亭二首
一亭開浩蕩,千載納幽閒。日色射丹巘,秋姿凝翠鬟。人家屏上見,鷺點(diǎn)鏡中還。冷宦驚人眼,無妨飽看山。- 和襲美詠皋橋
橫截春流架斷虹,憑欄猶思五噫風(fēng)。今來未必非梁孟,卻是無人斷伯通。- 大廳后堂南窗負(fù)暄
萬壑無聲海不波,一窗油紙暮春和。醉眠陡覺氍毹贅,圍坐翻嫌榾柮多。水暖玉池添漱咽,花生銀海費(fèi)揩摩。端如擁褐茅檐下,祗欠烏烏擊缶歌。- 長信宮中草
長信宮中草,年來特地長。無人同步輦,門外度斜陽。- 壽傅守
秋入東籬破曉霜,黃花不肯媚重陽?;ㄉ駩巯Ь壓问?,要向今朝薦壽觴。- 吊陳叔寶詞
賞心亭上再來游,煙月迷人獨(dú)自愁。行到江邊無去路,卻隨潮水過揚(yáng)州。 - 天華寺亭二首
- 皓月疏鐘,悲風(fēng)斷漏,驚起畫樓人睡。——— 洪瑹齊天樂
- 其間鐘異質(zhì),形氣與眾殊——— 衛(wèi)宗武留墓松
- 卜得幽居山繞屋,四圍景物何紛郁——— 吳芾又和謝良輔惠箭筍
- 因?yàn)楣徘G州,翻成一段愁——— 鄭起登荊南城樓
- 南窺海嶺北江津,截斷青山客路塵——— 李龍高梅關(guān)
- 為向吳兒道,聽我扣舷歌——— 李處全水調(diào)歌頭(冒大風(fēng)渡沙子)
- 吟君雉媒什,一哂復(fù)一嘆——— 白居易和答詩十首。和雉媒
- 試問禪關(guān),參求無數(shù),往往到頭虛老——— 馮尊師蘇武慢
- 荷戈常記壯游時,齒豁頭童不自知。——— 陸游寓嘆
- 步與招提接,舟臨夕照還。——— 薛能蔡州蔣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