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劉晨、阮肇兩個凡人到天臺仙境去時經歷過的那條老路。遺恨劉晨歸來又離去啊。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傾倒。不忍聽《陽關曲》的第四聲。
劉晨沒有變老。再次來到仙境,實是萬幸萬幸。只怕你在仙鄉(xiāng)因循不離開,再也不能見到這次宴會上向你敬酒的人。
注釋
減字木蘭花:唐教坊曲,后用為詞牌名,又名減蘭。
天臺(tāi):山名,在浙江天臺縣北。南朝梁陶弘景《真誥》:(山)當斗牛之分,上應臺宿,故名“天臺”。主峰華頂海拔1133米。道教曾以天臺為南岳衡山之佐理,佛教天臺宗亦發(fā)源于此。舊路:漢劉晨、阮肇兩凡人到天臺仙境去時經歷過的那條老路回到人間,再入仙境,比喻東坡曾在36歲時走進仕途,通判杭州,這次回杭任太守,又入仕途,自稱走“舊路”。
劉郎:東漢劉晨和阮肇入天臺山采藥,為仙女所邀,留半年,求歸,抵家子孫已七世。后劉重訪天臺山,舊蹤渺然。后世稱去而復來的人為“前度劉郎”。應恨:實為反語,名為遺恨,實是一種留戀心情。
陽關第四聲:此曲成為歷代送行餞別的傳統(tǒng)音樂。
仙鄉(xiāng):原指劉晨、阮肇天臺山仙境,這里借喻官場。
減字木蘭花(送別)問答
問:《減字木蘭花(送別)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減字木蘭花(送別)的作者是蘇軾
問:減字木蘭花(送別)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減字木蘭花(送別)是宋代的作品
問:減字木蘭花(送別)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天臺舊路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天臺舊路 出自 宋代蘇軾的《減字木蘭花(送別)》
問:天臺舊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天臺舊路 的下一句是 應恨劉郎來又去。
問: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軾名句大全
減字木蘭花(送別)賞析
此詞約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(1091年)三月。詞人守杭州,三月初召入京,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。此詞為離任前自下塘起行,取道湖州至蘇州。宣德郎馬忠玉、好友劉季孫等在西湖餞行。席上,詞人作此詞贈之。
- 送人自蘇州之長沙縣官驅馬復乘流,何時發(fā)虎丘。全家上南岳,一尉事諸侯。茶煮朝宗水,船停調角州。炎方好將息,卑濕舊堪憂。
- 答段柯古見嘲彩翰殊翁金繚繞,一千二百逃飛鳥。尾薪橋下未為癡,暮雨朝云世間少。
- 南至四首今冬臘后無殘日,故國燒來有幾家。卻恨早梅添旅思,強偷春力報年華?;〞r不是偏愁我,好事應難總取他。已被詩魔長役思,眼中莫厭早梅多。年華亂后偏堪惜,世路拋來已自生。猶有玉真長命縷,樽前時唱緩羈情。一任喧闐繞四鄰,閑忙皆是自由身。人來客去還須議,莫遣他人作主人。
- 死交行生交無百年,死交有千載。百年追逐能幾何,千載義魄猶相待。死不知心,生交徒勞,指天誓日兒女曹。羊角哀,左伯桃,吁嗟此冢今蓬蒿。
- 夢中作萬里行求藥,三生誓棄官。鶴巢投暮宿,松麥續(xù)朝餐。進火金丹熟,凌風玉宇寒。人間日月速,歲歷又將殘。
- 正仲思歸作篆畦今夜月十詩非篆畦月乃雁蒼月篆畦今夜月,政自使人憐。久廢登山屐,愁催下瀨船。衰年免黃帽,舊習守青氈。東浙承平地,如今是近邊。
- 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驪阜鎮(zhèn)皇都,鑾游眺八區(qū)。原隰旌門里,風云扆座隅。直城如斗柄,官樹似星榆。從臣詞賦末,濫得上天衢。
- 江上晚立沙晚低風蝶,汀煙入夜舟。日依平野沒,月涌大江流。書懶聊遮眼,詩成自點頭。此時臨水嘆,一倍不禁愁。
- 憶揚州蕭娘臉下難勝淚,桃葉眉頭易得愁。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無賴是揚州。
- 梅債擬把吟篇倚閣休,見梅時復上心頭。家貧寺免抨{朝月換攴}苦,詩債還添一段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