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迎著八面來風張開巨大的羽翼,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鳴叫飛翔的鶴。
因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,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玩物。
注釋
八風:八面之風?!蹲髠鳌酚小胺蛭杷怨?jié)八音而行八風”之說。儛:通“舞”,這里指飛舞。翮(hé):本義為羽毛的根部,這里代稱鳥翅。
九野:九州地域。九州分別是:冀州、兗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揚州、荊州、梁州、雍州和豫州。清音:清亮的聲音。
摧:摧折。志:意愿,這里指詩人的遠大抱負。
苑:園囿。禽:玩物。
群鶴詠問答
問:《群鶴詠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群鶴詠的作者是蕭道成
問:群鶴詠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群鶴詠是南北朝的作品
問:八風儛遙翮,九野弄清音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八風儛遙翮,九野弄清音 出自 南北朝蕭道成的《群鶴詠》
問:八風儛遙翮,九野弄清音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八風儛遙翮,九野弄清音 的下一句是 一摧云間志,為君苑中禽。
群鶴詠賞析
全詩四句,前后各為一個層次。第一層描寫失去自由之前的鶴,比喻詩人自己遠離朝廷羈絆之時的自由之身,當時縱橫沙場,東征西討,意氣昂揚,正好比那高天之上的云鶴,搏擊八方來風,展翅翱翔。在茫茫九州之上,在朵朵彩云之間,奮翮高飛,無拘無束盡情地發(fā)出舒心的鳴叫。對飛鶴戾天的描寫,正是含蓄地展現了詩人的鴻鵠之志與曠世奇才,也反映了他希望掙脫朝廷束縛的強烈愿望。從本詩開頭兩句可以看出,詩人雖身為人臣,卻有包舉宇內、氣吞九州的帝王氣概。
第二層寫失去自由之后的鶴,比喻詩人自己受人節(jié)制,郁郁不樂。自由翱翔的云鶴,一旦被捕入苑中,成為帝王苑囿中的玩賞之物,飛向云天的志向便被摧折而很難實現了。這正是詩人被召回朝廷之后當時處境的形象比喻,受制于人而不能一逞英雄之志。通過前后兩層鮮明形象的對比,詩人因一時受限制而內心苦悶不平得到了生動的表現。
這是一首比體詩,通篇寫鶴,而作者之情志則因之而表露,深得含蓄不盡之致。比興是中國詩歌最古老的傳統(tǒng)?!段男牡颀垺け扰d篇》云:“觀夫興之讬諭,婉而成章,稱名也小,取類也大?!薄扒液沃^為比?蓋寫物以附意,揚言以切事者也?!睆淖髡咭娙胡Q而生感慨來說,這是興。從作者以鶴的形象自比來說,這是比。故而能因小見大,婉而多諷。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迎著八面來風,展開碩大的羽翼,在九天之上翱翔鳴叫的鶴。鶴的高飛戾天展現出作者的雄心抱負與宏才大略,也反映出他遠離朝廷羈束的自在心情。詩的后半描寫鶴因羽翮摧折而不能高翔云天,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觀賞之物。這無疑是作者對一旦被召回后處境的想象。通過前后意象的鮮明對比,作者內心的苦悶不平獲得了生動的展現,詩意在轉折跌宕中有波瀾起伏之勢。這種托物言志的手法,確如劉勰所云“稱名也小,取類也大”。
這種五言四句的小詩,在當時是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,齊梁時代已稱作“絕句”,它是唐絕的濫觴。這種短詩要求尺幅千里、馀韻悠遠,故比興一體最為詩家著意。施補華《峴傭說詩》云:“五絕只二十字,最為難工,必語短意長而聲不促,方為佳唱?!眲⑽踺d《藝概》云:“以鳥鳴春,以蟲鳴秋,此造物之借端讬寓也。絕句之小中見大似之?!贝嗽姷耐形锛呐d之妙,也完全符合上述詩家對五絕的要求。
描述鶴鳴九皋的壯觀是為了敘述遠大的志向,詠嘆蹣跚帝苑的困窘是為了抒發(fā)滿胸的憤懣?!赌鲜贰R本紀》稱蕭道成“喜怒不形于色,深沉靜默,常有四海之心”,《群鶴詠》正為佐證。詩人自比高潔美善的白鶴,藝術上是成功的,但實際上蕭道成是一只兇猛的鷹隼,深藏韜晦,驍勇強悍。借鎮(zhèn)壓諸王之亂而鉗制朝廷,一旦時機成熟,便毫不猶豫地奪取帝位。
- 諸葛公則延登書閣出示焦丈通直洎諸公所贈詩落泊粗官冷,婆娑小閣深。身勞常簿領,興在即山林。幽砌封苔暈,虛欞過竹陰。眼前無限意,清賞得知心。
- 贈毛仙翁先生赤松侶,混俗游人間。昆閬無窮路,何時下故山。千年猶孺質,秘術救塵寰。莫便沖天去,云雷不可攀。
- 和新鄉(xiāng)二十一兄華嚴水亭五首渚蒲淅淅風猶急,岸柳織織雨尚余。棲鷺宿鷗渾去盡,激溪還有兩三魚。
- 詩挽陳提刑清苦諸生節(jié),廉平御史知。一饑曾忍可,千里舍公誰。落落天人際,拳拳骨鯁詞。秋風又凋物,空有老成悲。少日牛力在,中年玉節(jié)新。平生無憚吏,老去只憂民。西泝身猶健,東歸跡已陳。丹丘方在夢,喬木想輪囷。
- 雨夥頤秋后雨,暝些晚來涼。夾市崩岸赤,環(huán)城漲潦黃。隨宜梨栗熟,滿意黍蕎香。白鷺追紅鶴,歸飛作個忙。
- 舊說廬山有紫芝田百畝人莫得見偶于開先棲賢千古芝田人不到,深林繼日拾瓊瑰。從今為記晁夫子,曾到芝田百畝來。
- 金剛隨機無盡頌持經功德分第十五持經力荷擔,忘機越圣幾。深心奉塵剎,古佛共同參。
- 偶成尚想夷與齊,求仁無怨嘖。誰傳采薇音,荒哉太史筆。
- 贈劉南郡委連詩山邦務寡。陜輔任隆。才否雖異。勞逸不同。幽巖何月。丹桂為叢。結枝以贈。寄之飛鴻。
- 寄柳道傳黃晉卿兩生新秋涼氣發(fā),松籟調于喁。山房良靜閴,文史淡足娛。吾心太虛廊,儻然萬象俱。大觀物物齊,何事分賢愚。遐哉金蘭契,聊用佈區(qū)區(q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