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問答
問:《采桑子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采桑子的作者是蘇軾
問:采桑子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采桑子是宋代的作品
問:采桑子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多情多感仍多病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多情多感仍多病 出自 宋代蘇軾的《采桑子》
問:多情多感仍多病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多情多感仍多病 的下一句是 多景樓中,尊酒相逢,樂事回頭一笑空。
問: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軾名句大全
采桑子賞析
首句“多情多感仍多病”四借用杜甫《水宿遣興奉呈群公》首句“魯鈍仍多病”的句型和后三字,連用三個“多”字言情發(fā)端,以其奇兀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。“多景樓”的“多”字與上句中的三個“多”字相映成趣 ,直接點出當下環(huán)境 。多景樓在北固山后峰、甘露寺,下臨長江,三面環(huán)水,登樓四望,美景盡收眼底 ,曾被贊為天下江山第一樓 。東坡博古通今,關(guān)心時政,喜歡尋幽探勝,在這樣的樓上賞景又怎能不觸景生情呢?三國時的孫權(quán)曾建都于此,元朝宋武帝蕭劉裕曾在此討伐桓玄,東晉謝安、梁武帝衍也曾在此流連,面對這樣的古跡,蘇軾思古想今,感慨萬千 ,滿懷愁緒 ,涌上心頭,噴吐于筆端,即為“三多”——情多,感多,病多,凝練而又傳神。東坡貴在可以那樣戛然而止 ,迅疾道出“ 多景樓中”,
為的是顧及全篇 ,不使這憂愁情緒的抒發(fā)過多而溢。“尊酒相逢 ”,點明與孫巨源、王正仲等集會于多景樓之事實,語感平實,為的是給下面抒情的“樂事回頭一笑空”作一鋪墊 。“樂事回頭一笑空 ”,與起句“多情多感仍多病”的語意相連,意謂這次在多景樓飲酒聽歌,誠為“樂事”,可惜不能長久,“一笑”之后 ,“回頭”看時,眼前的“樂事”便會消失,只有“多情”、“多感”、“多病”永遠留在心頭,哀怨盡在言外。上片虛與實結(jié)合,言事與言情的結(jié)合,而以虛為主 ,以言情為主,既不浮泛,又頗空靈錯落有致。
上片由情至事 ,由事歸情 ,借眼前之景,寫心中之情,意蘊盎然,如神來之筆 。
“停杯且聽琵琶語”承上啟下,認為“樂事回頭一笑空 ”,故不能以認真的態(tài)度來對待音樂,所以東坡特地挑選了虛字“且”放于“聽”字之前,用以表現(xiàn)他當時不經(jīng)意的心態(tài) 。“細撚輕攏”句和上句中的“琵琶語”,都是自白居易《琵琶行》中的詩句化出,贊美官妓胡琴彈奏琵琶的技藝。本無心欣賞,然而卻被吸引,說明演奏得確實美妙?!皳印?,指左手手指按弦在柱上左右搓轉(zhuǎn) ;“攏”,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,贊美之情通過“細”和“輕”兩字來表達出來,讓人不由聯(lián)想起白居易曾描述過的“大珠小珠落玉盤”的音樂之美。贊罷彈奏者的技藝,順勢描寫彈奏者,但東坡惜墨如金,不去寫其容貌、形體和服飾等,只用“醉臉春融”四字來寫其神 ,麗而不艷,媚中含莊,活脫脫描摹出一個懷抱琵琶的少女兩頰泛紅,嘴角含笑的動人姿態(tài)。
“斜照江天一抹紅 ”,是一句景語,是當時“殘霞晚照”的寫實,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“醉臉”,妙處在于難以捉摸,耐人尋味。這句“斜照江天一抹紅 ”,其意同于李商隱《樂游原》的“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 ”,只不過色彩明快,而其意又在言外罷了。
東坡的這首小令 ,倏忽來去,只用了只言片語,卻達到了曲折含蓄,言盡而意雋的境界之美,實在難得。
- 臨高臺送黎拾遺相送臨高臺,川原杳何極。日暮飛鳥還,行人去不息。
- 認春戲呈馮少尹李郎中陳主簿認得春風先到處,西園南面水東頭。柳初變后條猶重,花未開前枝已稠。暗助醉歡尋綠酒,潛添睡興著紅樓。知君未別陽和意,直待春深始擬游。
- 偈頌二百零五首句里明宗則易,宗中辨的則難。也須是到個時節(jié),始得色轉(zhuǎn)不見身,功亡不知位。絕憐大匠一斲泥,不犯祖師三尺鼻。兒孫去后阿誰共守清貧,臣庶退時獨自難稱尊貴。
- 柳梢青江月軒中。拍堤新漲,繞院熏風。深注瑤觴,低歌金縷,聲在晴空。新詞盡索無窮。斷酩酊、衰顏為紅。愿得年年,繁枝子滿,綠葉陰濃。
- 春帖子詞夫人閣十首東郊移仗曉迎春,已覺輕寒不著人。天瑞穰穰君澤美,并教和氣助佳辰。
- 水龍吟(癸丑二月襄陽得捷,和劉制參韻)黃旗吉語飛來,胡兒已落將軍手。吾皇神武,一新城郭,斷謨天授。鐵騎才臨,雕戈競逐,擊蛇先首??祜L驅(qū)雨洗,江空谷靜,淮淝上、似之否。此事老臣何有。想捷傳、延英方晝。玉顏應(yīng)笑,金甌堪保,賀聲交口。吾責免夫,吾歸可矣,蕭然一叟。把功名,分付諸公,聊自嘗酒盈斗。
- 題靜住寺欽用上人房寺近朝天路,多聞玉佩音。鑒人開慧眼,歸鳥息禪心。磐接星河曙,窗連夏木深。此中能宴坐,何必在云林。
- 閉戶閉戶晶我事,山光滿盈幾。飯余曲肱睡,一覺頗酣美。心平不作夢,境寂如止水。山童為煎茶,茶熟我當起。
- 初至郡講禊飲於江上夜歸賦此身墜千峰不自知,尚修故事水之麋。真居峻嶺崇山下,又過綠陰青子時?;贸隽饔x共頃刻,款留歸棹展娛嬉。史君澹泊隨民樂,先賦豐年一首詩。
- 凍頭王氏藝芳堂一聞編簡香,如入芝蘭室。況將百尺樓,高貯三萬帙。清芬藹階庭,賸馥沾黨術(shù)。從渠海上夫,顛倒放李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