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白天的太陽總是不來到人間,現(xiàn)在已經到了晚春時節(jié)。
望著這茫茫天地我在想些什么呢?歸隱山林臥看宇宙妙道。
在這晦暗時節(jié)百花紛紛凋謝,杜鵑悲鳴聲聲入耳。
遠古的渾樸世風已衰頹,有誰能認識那高士巢父?
注釋
青陽:春天的別稱。
眾芳:百花。
鶗鴃(tí jué):即杜鵑鳥。
巢居子:即傳說中堯時隱士巢父。
感遇之七問答
問:《感遇之七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感遇之七的作者是陳子昂
問:感遇之七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感遇之七是唐代的作品
問:感遇之七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古
問:白日每不歸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白日每不歸 出自 唐代陳子昂的《感遇之七》
問:白日每不歸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白日每不歸 的下一句是 青陽時暮矣。
問:出自陳子昂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陳子昂名句大全
感遇之七賞析
本首詩是組詩《感遇詩三十八首》中的第七首。傳統(tǒng)說法認為這組詩是陳子昂年輕時期的作品,而近現(xiàn)代學者多認為它們不是一時一地之作,整個作品貫穿于詩人的一生,而作于后期的較多。各篇所詠之事各異,創(chuàng)作時間各不相同,應當是詩人在不斷探索中有所體會遂加以紀錄,積累而成的系列作品。其中其三、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(686),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(687)。
- 麥秀三岐用過其才愧弗宜,但于牧養(yǎng)要張施。未應拙政才兼月,森出來牟過兩岐。長短異形垂美穗,青黃間色識新枝。懸知瑞應由明主,自是豐年屬圣時。
- 秋霽虹雨才收,正抱葉殘蟬,漸老云木。銀漢飛星,玉壺零露,萬里素秋如沐。倚顰抱獨。盼嬌曾記郎心目。向艷歌偏愛,賦情多處寄衷曲。凄涼漫有,舊月闌干,夜涼無因,重照頹玉。扇紈收、鸞孤蠹損,一番愁緒黯相觸。回首寒云空雁足。露井零亂,已是負了桐陰,可堪輕誤,滿籬種菊。
- 早春新歷才將半紙開,小庭猶聚爆竿灰。偏憎楊柳難鈐轄,又惹東風意緒來。
- 生查子(收燈日次李舉之韻)廉纖小雨來,噤罥輕寒乍。絲竹送迎時,燈火闌珊夜。銅壺漏故遲,銀燭花頻灺。懷我獨醒人,健筆方飛灑。
- 舟行小艇悠揚只信風,岸邊霜葉似花紅。不同雪夜雪安道,儂自看山到剡中。
- 禁直賜果禁署裝成寶纓絡,冰盤翦出水晶鹽。傳呼天上好消息,玉果新貧出御{匚里加僉}。
- 寄太原李相公聞道北都今一變,政和軍樂萬人安。綺羅二八圍賓榻,組練三千夾將壇。蟬鬢應夸丞相少,貂裘不覺太原寒。世間大有虛榮貴,百歲無君一日歡。
- 同張季子游瑯邪枯藤久靠壁,雙腳殊蜷跼。日長無往還,午醉睡初熟。誰與來剝啄,一馬挾兩仆。翩翩張公子,得得訪茅屋。別來今十年,高誼驚絕俗。功名付兄弟,冠裳畏羈束。多君殊不凡,愛我常易足。呼兒取酒斟,草草具肴蔌。劇談連晝夜,何止伴幽獨。結為山水游,策蹇相追逐。滁陽三日程,山路頗詰曲。好風吹雨霽,發(fā)軔自幽谷。至樂聞金聲,非絲亦非竹。沉沉柏子潭,神龍所棲宿。旱乾禱輒應,云雨手翻覆。路轉醉翁亭,釀泉漱寒玉。堂堂四公像,再拜敢不肅。雖云斗大州,盛德繼來辱。凜然生氣在,遺澤被草木。梵宮最高處,俯視山矗矗。境圣人乃凡,野僧才五六。碑崖爛文字,驪珠混魚目。老眼眩生花,往往難盡讀。吾能領其要,正自非匆促。回途遂南首,夜就湯泉浴。清曠舊書房,懷人今鬼錄。人生貴適意,百歲風中燭。所恨多別離,安能似麋鹿。茲游詎難再,后會尚可卜。紀行因贈行,歸裝慰羞縮。
- 豐年行長田一畝三石收,截茅作囤遮水牛。馴雞塞籠彘牢滿,大兒看親女上頭。里胥關門罷輸送,晴烏窺檐鼠沿棟。瓦盆瓷缶息老身,還將孫子看迎神。廟前擘紙青竹爆,餳糕粉魚夜祠灶。
- 早梅香北帝收威,又探得早梅,漏春消息。粉蕊瓊苞,擬將胭脂,輕染顏色。素質盈盈,終不許、雪霜欺得。奈化工、偏宜賦與,壽陽妝飾。獨自逞冰姿,比夭桃繁杏,迥然殊別。為報山翁,逢此有花,樽前須攀折。醉賞吟戀,莫辜負、好天風月。恐笛聲悲,紛紛便似,亂飛香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