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749-47
廬山棲隱洞譚先生院留題問答
問:《廬山棲隱洞譚先生院留題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廬山棲隱洞譚先生院留題的作者是李中
問:廬山棲隱洞譚先生院留題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廬山棲隱洞譚先生院留題是唐代的作品
問:廬山棲隱洞譚先生院留題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壇畔歸云冷濕襟,拂苔移石坐花陰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壇畔歸云冷濕襟,拂苔移石坐花陰 出自 唐代李中的《廬山棲隱洞譚先生院留題》
問:壇畔歸云冷濕襟,拂苔移石坐花陰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壇畔歸云冷濕襟,拂苔移石坐花陰 的下一句是 偶然醒得莊周夢(mèng),始覺玄門興味深。
問:出自李中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中名句大全
- 水調(diào)歌頭·我飲不須勸標(biāo)簽:離別淳熙丁酉,自江陵移帥隆興,到官之三月被召,司馬監(jiān)、趙卿、王漕餞別。司馬賦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,席間次韻。時(shí)王公明樞密薨,坐客終夕為興門戶之嘆,故前章及之。我飲不須勸,正怕酒樽空。別離亦復(fù)何恨?此別恨匆匆。頭上貂蟬貴客,苑外麒麟高冢,人世竟誰雄?一笑出門去,千里落花風(fēng)。孫劉輩,能使我,不為公。余發(fā)種種如是,此事付渠儂。但覺平生湖海,除了醉吟風(fēng)月,此外百無功。毫發(fā)皆帝力,更乞鑒湖東。
- 浣溪沙羅襪空飛洛浦塵。錦袍不見謫仙人。攜壺藉草亦天真。玉粉輕黃千歲藥,雪花浮動(dòng)萬家春。醉歸江路野梅新。
- 逢南中使寄嶺外故人見說南來處,蒼梧指桂林。過秋天更暖,邊海日長(zhǎng)陰。巴路緣云出,蠻鄉(xiāng)入洞深。信回人自老,夢(mèng)到月應(yīng)沈。碧水通春色,青山寄遠(yuǎn)心。炎方難久客,為爾一沾襟。
- 贛士曾興宗字光祖以其居篔谷圖來求詩高人心虛萬物宗,家世常以仕易農(nóng)。買山本愛坡上竹,手種已偃巖前松。瀑泉三伏凜冰雪,谷聲火里酣笙鏞。了知自是一丘壑,不與金精為附庸。
- 狀江南孟夏江南孟夏天,慈竹筍如編。蜃氣為樓閣,蛙聲作管弦。
- 送綸丞郡章貢雞犬新豐識(shí),江山清獻(xiàn)游。吾寧忘舊隱,汝且事賢侯。剩酌廉泉水,徐題戲彩樓。明年更強(qiáng)健,亦欲理方舟。
- 和呂令見寄莫話艱難偏九區(qū),門前咄咄尚堪沽。眼中寒暑頻傷雁,閑時(shí)戊情要憶鱸。政似釣璜歸大老,詩能引士愧非夫。暄風(fēng)暖日明年事,共樂烘春造化爐。
- 為鄭先生題畫四首,值大醉春雨瀟瀟醉酒尊,何人命詠牧圖渾。溪寒月落牛自渡,老牧醉眼何處村。
- 近日近日簿書全簡(jiǎn)少,吏人惟趁兩衙休。歸來便只尋冠屨,繞遍林亭山上頭。
- 述懷一寸柔腸萬疊縈,那堪更值此春情。黃鸝知我無情緒,飛過花梢禁不聲。
- 猶有云仍在西浙,遠(yuǎn)思霜露拜南山——— 萬俟紹之謁曾祖提刑墓
- 小檻俯青郊,恨滿楚江南路——— 向滈如夢(mèng)令(次韻子文邢文)
- 胡人愁逐北,宛馬又從東。——— 杜甫投贈(zèng)哥舒開府翰二十韻
- 歌鹽唐按譜,聚米漢談兵——— 張镃對(duì)雪
- 朝盤香積飯,夜甕落花泉——— 戴叔倫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三首
- 東風(fēng)不筦客情多,杜鵑啼月青山小——— 施樞春夜賦小字
- 鉦人伐鼓,陳師鞠旅——— 佚名采芑
- 高風(fēng)激終古,語理忘榮賤。——— 洪子輿嚴(yán)陵祠
- 蹇四山之孤竹兮,商周二君——— 何夢(mèng)桂有客曰孤梅訪予於易庵孤山之下與之坐夜未半
- 旭日千門起,初春八舍歸。——— 沈佺期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