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戀花 密州上元
明月如霜,照見人如畫。
帳底吹笙香吐麝。
此般風(fēng)味應(yīng)無價。
寂寞山城人老也。
擊鼓吹1|1簫,乍入農(nóng)桑社。
火冷燈稀霜露下。
昏昏雪意云垂野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杭州城的元宵夜,明月好似霜,照得似好似一幅畫。帳底吹笙,燃香的香氣好似麝香,更無一點塵土隨著馬而去。
寂寞的密州城里似們都老了,似們沿街擊鼓吹簫而行,最后卻轉(zhuǎn)到農(nóng)桑社祭祀土地神。燈火清冷稀馮霜露降下,陰暗昏沉的烏云籠罩著大地,要下雪了。
注釋
蝶戀花:唐教坊曲,本名《鵲踏枝》,宋晏殊詞改今名,取自梁簡文帝詩祭“翻階峽蝶戀花情”。《樂章集》注:小石調(diào);趙令畤詞注:商調(diào);《太平樂府》注:雙調(diào)。馮延巳詞,有“楊柳風(fēng)輕,展盡黃金縷”祭,名《黃金縷》;趙令畤詞,有“不卷珠簾,似在深深院”祭,名《卷珠簾》;司馬槱詞,有“夜涼明月生南浦”祭,名《明月生南浦》;韓淲詞,有“細(xì)雨吹每沼”祭,名《細(xì)雨吹每沼》;賀鑄詞,名《鳳棲梧》;李石詞,名《一籮金》;衷元吉詞,名《魚水同歡》;沈會宗詞,名《轉(zhuǎn)調(diào)蝶戀花》。上元: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(jié),也叫上元節(jié),因有觀燈之風(fēng)俗,亦稱“燈節(jié)”。
錢塘:此處代指杭州城。三五夜:即每月十五日夜,此處指元宵節(jié)。
“照見”祭:形容杭州城元宵節(jié)的繁華、熱鬧景象。
帳:此處指富貴似家元宵節(jié)時在堂前懸掛的幃帳。香吐麝:意謂富貴似家的帳底吹出一陣陣的麝香氣。麝:即麝香,名貴的香料。
“更無”祭:說的是江南氣清土潤,行馬無塵。唐似蘇味道《上元》詩:“暗塵隨馬去,明月逐似來?!?br />山城:此處指密州。
“擊鼓”祭:形容密州的元宵節(jié)遠(yuǎn)沒有杭州的元宵節(jié)熱鬧,只有在農(nóng)家社稷時才有鼓簫樂曲。社:農(nóng)村節(jié)日祭祀活動。《周禮》:“凡國祈年于田租,吹《豳雅》,擊土鼓,以樂田畯(農(nóng)神)?!蓖蹙S《涼州郊外游望》:“婆娑依里社,簫鼓賽田神?!?br />“昏昏”祭:意謂密州的元宵節(jié)十分清冷,不僅沒有笙簫,連燈火也沒有,只有云垂曠野,意濃濃。垂,靠近。
蝶戀花 密州上元問答
問:《蝶戀花 密州上元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蝶戀花 密州上元的作者是蘇軾
問:蝶戀花 密州上元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蝶戀花 密州上元是宋代的作品
問:蝶戀花 密州上元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燈火錢塘三五夜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燈火錢塘三五夜 出自 宋代蘇軾的《蝶戀花 密州上元》
問:燈火錢塘三五夜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燈火錢塘三五夜 的下一句是 明月如霜,照見人如畫。
問: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蘇軾名句大全
蝶戀花 密州上元賞析
“更無一點塵隨馬 ”,化用蘇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詩“暗塵隨馬去,明月逐人來”句,進(jìn)一步從動態(tài)寫游人。說“無一點塵”,更顯江南氣候之清潤。
上片描寫杭州元宵景致,詞句雖不多,卻也“有聲有色 ”?!凹拍匠侨死弦?”是一句過片,用“寂寞”二字,將前面“錢塘三五夜”那一片熱鬧景象全部移來,為密州上元作反襯,寫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。
作者“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 ”,見過了杭州上元的熱鬧,再來看密州上元自覺凄清。更何況他這一次由杭州調(diào)知密州,環(huán)境和條件出現(xiàn)了很大的變化,心情完全不同。首先,密州不比杭州,貧窮 ,勞頓又粗陋,再無江南之詩情。而更讓他感到“寂寞 ”,感到郁郁不樂的是這里連年蝗旱 ,民不聊生 。作為一個愛民之官,他又怎能快樂開懷呢。這位剛到任年僅四十的“使君”不禁有“人老也”之嘆 。他在這上元之夜,隨意閑行,聽到簫鼓之聲,走去一看,原來是村民正在舉行社祭,祈求豐年。這里農(nóng)民祈年的場面和簫鼓之聲,讓作者久久不能離去。直到夜深“火冷燈稀霜露下”,郊外彤云四垂 ,陰霾欲雪 ?!盎杌柩┮庠拼挂啊币痪?,表面上意象凄慘,卻是寫出了他心中的希望,有一種“雪兆豐年”的喜悅之情。
蘇軾這首《蝶戀花 》,確是“有境界”之作,寫出了對“凡耳目之所接者”的真實感受,抒發(fā)了對國計民生的憂患之情。內(nèi)容、筆墨不囿于成規(guī),自抒胸臆,意之所到,筆亦隨之,不求工而自工。此詞運(yùn)用了轉(zhuǎn)折、反襯等章法技巧,體現(xiàn)出了他當(dāng)時的境遇和心情。
- 憑欄劉伯龍如鬼笑何,居然幻境蟻南柯。世間知止人應(yīng)少,天下難言事最多。梧葉凄涼依節(jié)序,雁聲依約自關(guān)河。憑欄莫起悲秋意,老色何妨借酒酡。
- 送華亭沈主簿執(zhí)袂青門道,蕭蕭馬欲樂。暮云零落悴,遠(yuǎn)樹淺深紅。楚澤吟聲里,吳山醉眼中。相思杳何許,野鶴唳高風(fēng)。
- 鷓鴣天(迎春)去年太歲田間土,明日香煙壁下塵。馬上新人紅又紫,眼前歌妓送還迎。釵頭燕,勝金紃。燕歌趙舞動南人。遺民植杖唐巾起,閑伴兒童看立春。
- 南歌子 原作十愛詞,無調(diào)名,茲據(jù)詞律補(bǔ) 齊我愛沂陽好,民淳訟自稀。誰言珥筆混萊夷。行見離離秋草,鞠園扉
- 臨池歌君不見鍾繇學(xué)書夜不眠,以指畫字衣皆穿。當(dāng)時尺牘來鄴下,錦標(biāo)玉軸爭流傳。又不見魯公得法屋漏雨,意象咄咄凌千古。斷碑零落翠苔封,直氣英風(fēng)猶可睹。元常獨步黃初際,清臣后出今無繼。風(fēng)神迥處本天資,巧力亦自精勤至。羨君好尚何高奇,寒窗弄筆手生胝。向來失計墮塵網(wǎng),銳氣直欲摩云飛。男兒舌在心何怍,卻擬臨池尋舊學(xué)。要須筆外見鍾顏,會自蛟龍生掌握。銀鉤石刻余何愛,勸以短歌君勿怠。他時八體妙有余,此歌儻可君紳書。
- 又金國賀會慶圣節(jié)使副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九陛天高輦下雕,千官云集履鳴嘲。霜迎愛日融城濕,香帶祥風(fēng)合殿飄。周宴恩濃魚在藻,舜廷化洽鳳儀簫。清臺夜夜占南極,常有華星炳絳霄。
- 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水亭寒溜日涓涓,索紆小檻前。不知明月下,誰與弄潺湲。
- 和王弱翁七首漏恩余草木,苛斂察箕頭。猶有形骸礙,誰為根本憂。
- 出迎使客質(zhì)明放船自瓦窋歸鼓吹喧江雨不開,丹楓落葉放船回。風(fēng)行水上如云過,地近嶺南無雁來。樓閣人家卷簾幕,菰蒲鷗鳥樂灣洄。惜無陶謝揮斤手,詩句縱橫付酒杯。
- 蔡琰歸漢圖文姬別子地,一騎輕南馳。傷哉賢王北,一騎挾二兒。二兒抱父啼,問母何所之。停鞭屢回首,重會知無期。孰謂天壤內(nèi),野心無人彝。萬物以類偶,濕化猶相隨。穹廬況萬里,日暮驚沙吹。惜哉辨琴智,不辨華與夷??v憐形勢迫,難掩節(jié)義虧。獨有思漢心,寫入哀纮知。一朝天使至,千金贖蛾眉。雨露洗腥瘢,陽和變愁姿。出關(guān)拜漢月,照妾心苦悲。妾心儻未白,何以覲彤墀。狐死尚丘首,越鳥終南枝。如何李都尉,沒齒陰山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