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
晴嵐暖翠融融處,花影倒窺天鏡。
沙浦迥。
看野水涵波,隔柳橫孤艇。
眠鷗未醒。
甚占得莼鄉(xiāng),都無人見,斜照起春暝。
還重省。
豈料山中秦晉。
桃源今度難認。
林間即是長生路,一笑元非捷徑。
深更靜。
待散以吹1|1簫,跨鶴天風(fēng)冷。
憑高露飲。
正碧落塵空,光搖半壁,月在萬松頂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我愛自己的家園,陋室依傍千頃鏡湖,天地間清涼朗澈一片。睛暖的山光,蒼翠的樹色,斑駁的花影,都映照在月下的鏡湖間。遠處有沙灘,看鏡湖水波蕩漾,柳蔭之下橫停一只小船。鷗鳥未醒猶在眠。此處富有莼羹、鱸魚,人們視而不見,惟見夕陽帶來春日的傍晚。
再三思忖。人們尋覓晉武陵人到過的桃花源,縱然找到,有誰知道這個桃花源是秦還是晉,恐怕見了也難認。莫說隱居在林泉間就是長生之路,我朗然一笑,要曉得隱居也不是捷徑可攀。我待要披散著頭發(fā),吹簫跨鶴登仙而去,何懼天風(fēng)高寒。凌風(fēng)飲露,遠離塵緣。恰月光蕩搖半面山崖,一輪明月升上萬松山巔。
注釋
摸魚子:詞牌名。
清潤:指湖水清澄明凈。
晴嵐:晴日山林中的霧氣。
天鏡:指湖面。
迥:遠。
莼鄉(xiāng):用張翰在外做官思念家鄉(xiāng)莼羹、鱸魚膾的典故,此處指隱居之處。
山中秦晉、桃源:用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的故事。在陶淵明筆下,桃花源是一個理想境界,桃花源中的人自稱是先世避秦末世亂而來此定居的。后遂用“桃源”、“秦源”、“晉洞”等喻世外仙境,也指避世隱居的地方。
捷徑:指通過隱居、抬高身價而出仕求官的道路。
碧落:猶云碧空。
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問答
問:《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的作者是張炎
問: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是宋代的作品
問: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愛吾廬、傍湖千頃,蒼茫一片清潤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愛吾廬、傍湖千頃,蒼茫一片清潤 出自 宋代張炎的《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》
問:愛吾廬、傍湖千頃,蒼茫一片清潤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愛吾廬、傍湖千頃,蒼茫一片清潤 的下一句是 晴嵐暖翠融融處,花影倒窺天鏡。
問:出自張炎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張炎名句大全
摸魚兒(高愛山隱居)賞析
張炎應(yīng)召北上抄寫“藏經(jīng)”南歸后,在山陰一帶流寓,曾在鏡湖一帶隱居。高愛山是其隱居之所。這首詞表達了他對元政權(quán)嚴重不滿和敵對情緒。
起筆短促而突兀:“愛吾廬”令人精神一振。借古代著名隱士陶淵明之意,暗示了其中“與世相違”的深意,為全詞定下了基調(diào)。隨之寫湖水“傍湖千頃,蒼茫一片清潤”。清潤,指湖波之清涼朗澈和氣候之爽潤宜人。繼而寫湖中的倒影:“晴嵐暖翠融融處,花影倒窺天鏡?!本ε纳焦?、蒼翠的樹色,斑駁的花影,都映照在這面天然的鏡子里?!吧称皱摹本鋵戇h處的沙灘?!翱匆八?,隔柳橫孤艇?!睂懥幭碌男⊥А!懊啁t未醒。甚占得莼鄉(xiāng),都無人見,斜照起春暝?!薄懊啁t”,這里指隱士幽人。“甚”,正也。“莼鄉(xiāng)”,化用張翰思吳中故鄉(xiāng)莼羹、鱸魚膾故事,指隱逸之鄉(xiāng)。在隱士之生活天地,萬籟俱寂,人蹤不見,只有斜陽的余輝在閃耀。
“豈料山中秦晉,桃源今度難認?!辈戵E起。夕陽落下的只余一抹余暉斜照,暮色之蒼茫,令人浮想聯(lián)翩:在這與世隔絕的山間也難逃世事更換的影響,原來桃源仙境般的地方,海市蜃樓了!何處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樂土呢?慨嘆之余,他又自我慰解:“林間即是長生路,一笑原非捷徑。”繃緊的琴弦終于松弛了下來。
“深更靜。待散發(fā)吹簫,跨鶴天風(fēng)冷。憑高露飲。正碧落塵空,光搖半壁,月在萬松頂?!边@幾句如同一串串美妙的樂符,連串成一曲高元。明亮的樂章。令人有飄飄欲仙之感。在萬壑松風(fēng)之夜,詞人徜徉在吹簫跨鶴,凌風(fēng)飲露的意境中,希冀從此拋撇開那充滿不安和苦難的惡濁的塵世。
這首詞上闋以寫實景為主,字字落地有聲;下闋以抒情為主,情情景景皆為幻象。作者欲為通過這種方式重覓光明。用語句平實、遒煉來貫情,意境較為獨特。既然生活于地球之上苦難重關(guān),何不離開俗世,皆時作“仙游”的夢想,以求得到些許的慰藉呢!但幻景不能無限飆升,它仍然有個限度。詞人雖然在隱居以求避世,實際上是“憤世”之后所作的一種無奈之舉。
- 暑退秋夜賞月冠巾暑退才如律,詩酒交清不作疏。今夕孤光清到骨,鏤冰裁玉滿林廬。
- 水調(diào)歌頭 憶法眷伯瑜老相遇會心友,目擊契金蘭。登天游霧莫逆,雞黍不相干。常記巖巖亭下,俯瞰茫茫滄海,揮塵笑談間。霞卷鎮(zhèn)陽北,云隱鶴山顏。歲華遷,人事革,忽盟寒。芒鞋藜杖猶在,唯憶扣玄關(guān)。但愿心圓如月,表里虛凝澄澈,密密運樞環(huán)。一點迥無別,千里共同看。
- 少年行官為駿馬監(jiān),職帥羽林兒。兩綬藏不見,落花何處期?獵敲白玉鐙,怒袖紫金錘。田竇長留醉,蘇辛曲讓歧。豪持出塞節(jié),笑別遠山眉。捷報云臺賀,公卿拜壽卮。
- 蠶養(yǎng)口資身賴以桑,終成王道澤流長。吐絲不羨蜘蛛巧,飼葉頻催織女忙。三起三眠時化運,一生一死命天常。待看獻繭盆繅后,先與吾皇織袞裳。
- 列仙文金母飛空歌駕我八景輿,欻然入玉清。龍群拂霄上,虎旗攝朱兵。逍遙三弦際,萬流無暫停。哀此去留會,劫盡天地傾。當尋無中景,不死亦不生。體彼自然道,寂觀合大冥。南岳挺直干,玉英曜穎精。有任靡期事,無心自虛靈。嘉會絳河內(nèi),相與樂朱英。
- 句拓罷淮南金戟牙,時平來坐野僧家。槍旗謾摘社前雨,旌節(jié)旋移春后花。
- 踏莎行 玉頰啼痕 復(fù)古詩集五粉結(jié)紅冰,香消獺髓。鏡鸞影里人憔悴。梨花帶雨不禁愁,玉纖彈盡真珠淚。恨鎖春山,嬌橫秋水。臉桃零落胭脂碎。故將羅帕*啼痕,寄情
- 南歌子橘里風(fēng)煙好,壺中日月長。松身鶴發(fā)自安強。應(yīng)有老人呈瑞、動光芒。酒飲無邊酒,香燒不斷香。從今乞與醉為鄉(xiāng)。更醉百年三萬、六千場。
- 月下觀梅寄蒲大受東君嚴裝行駕車,天遣此花為前驅(qū)。粉苞五出絳蠟趺,犯寒獨逞冰雪膚。幽園邂逅疑仙姝,香飚馥馥浮襟裾。天邊流月光彩舒,素娥下與論錙銖。繞樹顧影空踟躇,清賞恨無佳人俱。一枝遠贈意何如,聊寫殷勤當尺書。
- 喜遷鶯(和余義夫行邊聞捷)淮山秋曉。問西風(fēng)幾度,雁云蛩草。鐵色驄驕,金花袍窄,未覺塞垣寒早。笳鼓聲中晴色,一羽不飛邊報。君莫道,怎乾坤許大,英雄能少。談笑。鳴鏑處,生縛胡雛,烽火傳音耗。漠漠寒沙,荒荒殘照,正空不勞深討。但喜歡迎馬首,猶是中原遺老。關(guān)何事,待歸來細話,一尊傾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