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墜:一作墮。竹云:一作行云。
譯文
楓樹飄香,傍晚花草恬靜,錦江水中,映出南山的倒影。
險(xiǎn)石欲墜,野猿哀啼,半山竹云叫人發(fā)愁心驚。
一輪寒月高掛在秋夜的江畔,照得晶瑩的沙粒閃閃發(fā)光。
誰家的女子在這里哭泣,不忍辭別故土,走出瞿塘?
注釋
楓香:楓樹有脂而香。郭璞注《爾雅·釋木》云:“楓樹似白楊,葉圓而岐,有脂而香,今之楓香是也?!?br />錦水:即錦江。在今四川省境內(nèi),因此水濯錦,錦彩鮮潤,故稱濯錦江。南山:不詳何山,當(dāng)在錦江南岸。
驚石:危險(xiǎn)駭人的山石。墜猿哀:用杜甫《泥功山》詩“哀猿透卻墜”句意。墜:一作“墮”。
竹云:一作“行云”。
秋浦:秋日的水濱。唐張九齡《別鄉(xiāng)人南還》詩:“東南行舫遠(yuǎn),秋浦念猿吟。”
粼粼:水流清澈貌;水石閃映貌。一作“鱗鱗”。
紅淚:美女的眼淚。晉王嘉《拾遺記·魏》:“ 文帝 所愛美人,姓 薛 名 靈蕓 , 常山 人也…… 靈蕓 聞別父母,歔欷累日,淚下沾衣。至升車就路之時(shí),以玉唾壺承淚,壺則紅色。既發(fā) 常山 ,及至京師,壺中淚凝如血?!焙笠蛞浴凹t淚”稱美人淚。
瞿塘:即瞿塘峽,長江三峽之一,在四川省。陸游《入蜀記》卷六狀其“兩壁對聳,上入霄漢,其平如削成,仰視天,如匹練。”非常險(xiǎn)要。
蜀國弦問答
問:《蜀國弦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蜀國弦的作者是李賀
問:蜀國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蜀國弦是唐代的作品
問:蜀國弦是什么體裁?
答:樂府
問:楓香晚花靜,錦水南山影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楓香晚花靜,錦水南山影 出自 唐代李賀的《蜀國弦》
問:楓香晚花靜,錦水南山影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楓香晚花靜,錦水南山影 的下一句是 驚石墜猿哀,竹云愁半嶺。
問:出自李賀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賀名句大全
- 賀許宰伯詡再考宰官才具萬人豪,雞小如何下得刀。奏課再經(jīng)書上上,理繁祗見辦多多。抽囊有卷牛腰重,裝橐無金馬骨高。欲賀政成憐我懶,篇詩付與邑人歌。
- 邀涼亭五首未必柳柳州,有此一餉涼。心清境自靜,內(nèi)躁物亦強(qiáng)。
- 風(fēng)竹蕭然風(fēng)竹亂猗猗,取立梅花竹四圍。宮女回旋翻翠袖,中間玉瑩豈真妃。
- 憶幼子(字驥子,時(shí)隔絕在鄜州)驥子春猶隔,鶯歌暖正繁。別離驚節(jié)換,聰慧與誰論。澗水空山道,柴門老樹村。憶渠愁只睡,炙背俯晴軒。
- 雨吟園林綠盡合清和,猶有余寒在薄羅。幾縷情風(fēng)春別柳,一庭苦雨夜鳴莎。人於生處窮通定,事到難時(shí)感悟多。水上浮漚頻起滅,看來物理總由他。
- 頌古四十四首雞寒上樹,鴨寒下水。三百馀會不能宣,九年面壁徒瞌睡。休瞌睡,上是天兮下是地。
- 游洞霄洞天宮中清無塵,紛紛霏霏翔五云。光浮閬風(fēng)藹無垠,中有神仙相輩倫。服曳云章玉佩珣,時(shí)聞金鐘催朝真。仙班序列覲紫宸,瓊花羌靈飛翁翁。水晶簾卷許行循,群仙以我丘壑身。相與笑語交益親,玄談妙句泣鬼神。一局圍棋度幾春,大開十二樓宴賓。玉真安排云錦茵,天女競著絳霞裙。盎缶罍洗羅珠珍,金爐龍腦香騰薰。七寶蠟炬光如銀,鳳泉飲散醉醺醺。天子呼來不得臣,宴罷乘槎渡漢津。玉皇遽遣使者巡,使者交薦有大勛。玉皇詔歸眷注勤,不容山中伴帝君。
- 丁未春五首屢批龍鱗眷未衰,孤臣萬死負(fù)恩私。玉階方寸從容語,惟有天知與上知。
-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平上聲溝渠通疏荷,浦嶼隱淺筱。舟閑攢輕蘋,槳動起靜鳥。陰稀余桑閑,縷盡晚繭小。吾徒當(dāng)斯時(shí),此道可以了。
- 六州歌頭柳思花情,湖山應(yīng)怪,先生又來。想舊時(shí)談舌,依然解使,六丁奔走,驅(qū)斥風(fēng)雷。翠袖傳觴,金貂換酒,痛飲何妨三百杯。人間世,算謫仙去后,誰是天才。碧窗畫鼓船齋。胸次與乾坤一樣開。試云間招手,下呼馀子,逡巡去矣,但覺塵埃。若是花時(shí),無風(fēng)無雨,一日須來一百回。教人道,看玉山自倒,不用相推。
- 萬里馳驅(qū),千年陳跡,數(shù)聲悲嘯——— 曹伯啟水龍吟 用楊修甫學(xué)士登岳陽樓韻
- 登臨滌魂神,颯爽動毛骨——— 范祖禹七月五日熱退喜涼資中有懷二十四韻
- 霧發(fā)云鬟何處在,風(fēng)泉雪磴幾時(shí)來——— 虞集法駕導(dǎo)引 廬山尋真觀題
- 泰伯讓天下,仲雍揚(yáng)波濤。——— 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(diào)
- 城隅靡靡稍東還,橋上鱗鱗轉(zhuǎn)南渡。——— 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
- 窮通我均樂,茲事要力任——— 趙蕃沖谷道章少隱還自上饒不見過而遂歸懷玉作詩
- 臣心凈比漪漣水,圣澤深于瀲滟杯。——— 韓偓錫宴日作
- 飛蝶鳴鳩俱得意,東風(fēng)應(yīng)笑我閑愁——— 陸游二月四日作
- 先生無處可伸足,太史何煩奏客星——— 于石釣臺
- 入夜聲則厲,在晝聲則微——— 佚名靈響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