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
離緒悄危弦,永夜清霜透幕氈。明日回頭江樹遠,懷賢,目斷晴空雁字連。
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問答
問:《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的作者是朱熹
問: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是宋代的作品
問: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落日照樓船,穩(wěn)過澄江一片天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落日照樓船,穩(wěn)過澄江一片天 出自 宋代朱熹的《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》
問:落日照樓船,穩(wěn)過澄江一片天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落日照樓船,穩(wěn)過澄江一片天 的下一句是 珍重使君留客意,依然,風(fēng)月從今別一川。
問:出自朱熹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朱熹名句大全
南鄉(xiāng)子·落日照樓船賞析
這是一首描寫離別的小令,分上下兩闋,共四句。每句都有一個直指或暗示時間的詞,建立了這首詞時間流動的架構(gòu):黃昏——前夜——后夜——清晨,在這段時間內(nèi),空間相應(yīng)變換,景物和人物感情相應(yīng)變換等,濃濃的離情別緒經(jīng)過逐步變換,最后化為一片清澄,為這首小令的特色。
首句寫景,觀景的眼界由遠及近,又由近及遠。以“落日”起筆,既點明黃昏的時間,又烘托氣氛,重點落在“樓船”,點出別離主題。后句緊接前句,“澄江”照應(yīng)“船”,“穩(wěn)過”照應(yīng)“樓”,“一片天”照應(yīng)“落日”,過渡和呼應(yīng)極為妥貼、平穩(wěn)?!耙黄臁奔瓤墒锹淙罩畬嵲诒尘埃挚墒墙?,落日映照水中,波光粼粼,則上下相映,已成一體。“穩(wěn)過”的“穩(wěn)”建立了“樓船”和“江天”的關(guān)系,也流露了作者對待離別的情緒基調(diào),則由“落日”和“江天”所構(gòu)成的一片美景不會因人物的情緒波動而破壞。
次句由景及情,點出別離的主角——使君和客。在兩方的情意之間,重點在使君的“留”,“依然”使時間向過去延伸,則又交織入使君和客許多言辭之外的因緣,也就是“留意”之所以值得“珍重”。所留之意雖依然,但已不得不別,“一川”即前句的“澄江一片天”,而“別”接應(yīng)“穩(wěn)過”,空間距離已悄悄推開,時間也悄悄轉(zhuǎn)換,“落日”轉(zhuǎn)成了“風(fēng)月”,時間已由黃昏過渡到前夜。
轉(zhuǎn)入下闋,著眼點由使君轉(zhuǎn)為客。上闋的“留意”經(jīng)“別”的過渡轉(zhuǎn)為“離緒”,留別至別離,視角已轉(zhuǎn)。以夜半的子時劃界,夜可分前后,則“風(fēng)月”當(dāng)“前夜”,“永夜清霜”當(dāng)后夜,景象已判然不同?!拔O摇秉c“樓”,“幕氈”點“船”,都照應(yīng)上闋,用字仍不虛設(shè)。時移情移,空間亦暗移。
永夜是夜到深處,深處即轉(zhuǎn),即所謂黎明前的黑暗。末句立即開朗,先用“明日”點出“清晨”,后用“晴空”點出時間正在向正午進發(fā)?!懊魅栈仡^江樹遠”是空間的進一步推移,“回頭”是客的心理動作,是“離緒”的發(fā)展,但“江樹遠”已顯出一片明朗和生機?!皯奄t”點出使君和客的友誼基礎(chǔ)為共同的志意相投,也在不自覺中流露出詞作者作為憂國憂民大哲學(xué)家的身份。結(jié)句將人的視線上引于晴空,既照應(yīng)首句的落日,又將感情向大境界升華?!把阕诌B”,是在一片清澄中顯出的自然界景象,雁南飛,又將北歸,人之離別,正處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環(huán)之中。
上、下闋所描寫的時間是從黃昏到清晨,但這一小段時空變換是一段更大時空變換的轉(zhuǎn)折點,使君和客的相會由種種因素所造成,使君和客的相別也由種種因素所造成,一別以后即屬不可知,也許永遠不能再相會,這就使詞作所描述的小段時空變換有了特殊的意義。詞作中時空雖步步變換,但上闋點出“留”,下闋點出“連”,已自然接續(xù)成“留連”二字,則人物的感情非“別”所能致。整首小令雖描寫黃昏到清晨,但由“明日”一詞可知下闋所寫全屬設(shè)想情景,而全詞的時間中心點只是“風(fēng)月從今別一川”的“今”,使君和客二人的感情通過“今”而相合,則一剎那已凝住永恒。
- 夜行船(詠美人)龜甲爐煙輕裊。簾櫳靜、乳鶯啼曉。拂掠新妝,時宜頭面,繡草冠兒小。衫子揉藍初著了。身材稱、就中恰好。手拈雙紈,菱花重照,帶朵宜男草。
- 挽劉監(jiān)丞二首諸老凋零盡,公胡不少留。塵談裁后進,山立儼前修。逸館休黃發(fā),為邦付黑頭。甌閩看蔽芾,有淚正難收。
- 池陽報恩寺新成輪藏應(yīng)公出示鮑仲山詩因贈招提雄冠浦邊州,寶藏瑯函眩電眸。更出故人奇絕句,相看知是贊公流。
- 東海有大魚東海有大魚,罔罟無能近。碭然一朱水,螻蟻得而困。
- 華亭百詠柘湖展武沈淪后,波澄一鑒明。桑田復(fù)更變,觸目總柴荊。
- 令狐相公見示河中楊少尹贈答,兼命繼之兩首新詩百字馀,朱弦玉磬韻難如。漢家丞相重征后,梁苑仁風(fēng)一變初。四面諸侯瞻節(jié)制,八方通貨溢河渠。自從卻縠為元帥,大將歸來盡把書。
- 秋夜老去驚秋白發(fā)添,不禁涼吹逼疏簾。樓高幸自蛩聲遠,爭奈梧桐又傍檐。
- 次韻曾微言見贈二首是邦誰及大夫賢,無地容才試十全。側(cè)席賸聞求德支,深居那得隱臞仙。張羅永日無過轍,解榻何人許對眠。莫為時危閑矍鑠,要看走馬勒燕然。
- 會河道中會河村店西,沙水清練練。我行獨帶月,滉漾制金線。凝寒逼征衣,霜華重如霰。至此懷僧彌,老淚幾欲泫。
- 頃年楊康功使高麗,還,奏乞立海神廟於板橋退之仙人也,游戲於斯文。談笑出奇?zhèn)?,鼓舞南海神。頃者三韓使,幾為蛟鱷吞。歸來筑祠宇,要使百賈奔。我欲遷其廟,下數(shù)浮空群。移書竟不從,信非磊落人。公胡為拳拳,系此空中云。作詩頌其美,何異刻劍痕。我今已括囊,象在六四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