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筆順
德筆順:撇、撇、豎、橫、撇、豎、橫折、豎、豎、橫、橫、點、斜鉤、點、點德異體字:
? ? 徳 恴 悳 惪 ?? ?? ?? ?? ?? ?? ?基本解釋
德 dé ㄉㄜˊ-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(guī)范,品行,品質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會要求,進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?zhèn)?/a>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。
- 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
- 恩惠:德施。德澤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
- 姓。
詳細解釋
- 德 dé
〈動詞〉
- (形聲。從彳( chì),惪( dé )聲。從“彳”,表示與行走有關。本義:登高,攀登)
- 同本義 [ascend]
- 德,升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- 君子德車。——《易·剝》虞本。按,與剝廬對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順德,亦本字。
- 感激 [be grateful]
- 通“得”。取得,獲得 [get]
〈名詞〉
- 道德,品行 [virtue;moral character;integrity]
- 德,德行?!?span id="wsqmsqw" class="fbook">《篇海類編》
- 德行,內外之稱,在心為德,施之為行?!?span id="oiomw6m" class="fbook">《周禮·地官》注
- 德何如可以王矣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- 六三德。正直、剛克、柔克也?!?span id="ecwseau" class="fbook">《書·洪范》。注:“至德,敏德,孝德也。”
- 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義于天下?!?span id="uysa6mq" class="fbook">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- 無德不貴,無能不官?!?span id="gmuamyi" class="fbook">《荀子·王制》
- 又如:德薄(德行淺薄);德望(品德與名譽);德器(德行器量);德被四方(品德高尚,滿布天下);德薄望淺(謙詞。品德低下,名望輕微);德門(能恪遵禮教道德的人家);德譽(道德聲譽);德馨(道德芳馨);德藝(道德與才藝);德操(道德操行)
- 恩惠;恩德 [kindness;favor]
- 是不敢倍德畔施?!?span id="ia6ywio" class="fbook">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》。注:“恩也?!?/li>
-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?!?span id="c6aaa6c" class="fbook">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- 又如:德施(恩惠;恩澤);德惠(德澤恩惠)
- 仁愛;善行 [kindheartedness]。如:德意(善意);德政(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績);德法(儒家謂合乎仁德的禮法);德厚(仁厚)
- 心意 [heart;mind]。如:同心同德
- 福 [happy]
- 百姓之德也?!?span id="cg2c6ku" class="fbook">《禮記·哀公問》
常用詞組
德操 德高望重 德高望尊 德化 德色 德馨 德行 德行 德性 德祐 德語 德育 德澤 德政國語詞典
- 德 dé ㄉㄜˊ
〈名詞〉
-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(guī)范。
- 《論語·述而》: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?!?/li>
- 品行、作風。
- 《論語·顏淵》:「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風必偃?!?/li>
- 恩澤、恩惠。
- 心意、信念。
- 如:「一心一德」、「離心離德」。
- 德意志聯(lián)邦共和國的簡稱。
- 姓。如漢代西域有德若國,后人以國為姓,簡姓德。
〈動詞〉
- 感激、感恩。
- 《左傳·成公三年》:「王曰:『然則德我乎?』」
- 《聊齋志異·卷一·王成》:「主人聞而德之,贈金五兩,慰之使歸?!?/li>
〈形容詞〉
- 好的、善的。
- 如:「德政」、「德譽」。
- 《文選·袁宏·三國名臣序贊》:「恂恂德心,汪汪軌度?!?/li>


別人在查:
評論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