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筆順
午筆順:撇、橫、橫 、豎午異體字:
??基本解釋
午 wǔ ㄨˇ- 地支的第七位,屬馬。
- 用于計時:午時(白天十一點到一點)。午間。午飯。午睡。午休。午夜(半夜、子夜)。
- 古同“忤”、“迕”,逆,背。
詳細(xì)解釋
- 午 wǔ
〈名詞〉
- (象形。本義:御馬索)
- 同本義 [rope that use to manage horse]
- [甲骨文“午”字]疑當(dāng)是索形,殆馭馬之轡也?!?span id="4kvwjmw" class="fbook">《甲骨文字研究》
- 地支的第七位 [the seve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]
- 與天干相配,用以紀(jì)年
- 太歲在午曰敦羊?!?span id="879fhm5" class="fbook">《爾雅》
- 用以紀(jì)月。即農(nóng)歷五月
- 午,五月陰氣午逆陽,冒地而出?!?span id="9pr7rk4" class="fbook">《說文》
- 用以紀(jì)日
- 庚午之日,日始有謫?!?span id="qopyvvy" class="fbook">《左傳》
- 用以紀(jì)時,即十一時至十三時;正午,白天十二時 [noon]
- 又如:午枕(午睡);午牌(午時);午晌(晌午);午炮(正午的號炮);午火(正午烈日);午天(中午);午齋(中午的齋食);午暑(中午的暑氣);午漏(午時滴漏);午際(午初);午上(中午前);午潮(正午的潮水);午茶(午飯后的茶水)
- 十二肖屬馬,因亦為馬的代稱 [horse]。如:午日三公(馬)
- 干支逢五日午。亦特指五月初五 [five]。如:端午;重午;午月(五月);午節(jié)(端五節(jié))
-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,午為正南,因以為南方的代稱 [southern]。如:午上(南方的上空)
〈形容詞〉
〈動詞〉
- 通“仵”。違反 [violate]
- 通“迕”。抵觸,相遇 [conflict;meet with]
- 視可午其軍、取其將…若是則為利者不攻也?!?span id="7bbajxt" class="fbook">《荀子·富國》
常用詞組
午安 午餐 午飯 午后 午間 午覺 午門 午前 午時 午睡 午休 午宴 午夜國語詞典
- 午 wǔ ㄨˇ
〈名詞〉
- 地支的第七位。
- 時辰名。約當(dāng)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。
- 泛指白天的中間時段。
- 姓。如漢代有午汝臣。
〈形容詞〉
- 白天或夜晚中間時段的。
- 如:「午餐」、「午飯」、「午夜」。
- 午 huo ㄏㄨㄛ˙
- 參見「[[晌午]]」條。


別人在查:
評論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