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味
詞典解釋
(1).佛道教義之真意。《世說新語(yǔ)·方正》“昔嘗與 元 明 二帝、 王 庾 二公周旋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高逸沙門傳》:“ 晉 元 明 二帝,游心玄虛,託情道味?!?唐 崔融 《報(bào)李少府書》:“夕飽儒珍,朝充道味。” 宋 周邦彥 《汴都賦》:“上方咀嚼乎道味,斟酌乎圣澤,而意猶未快,又欲浮槎而上,窮日月之盈昃,尋天潢之流派。”
(2).超凡出世的情志。 唐 李乂 《送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(yīng)制》詩(shī):“ 漢 珠留道味, 江 璧返真源?!?元 楊載 《題廣寒龍先生詩(shī)卷》詩(shī)之三:“古來聞?dòng)?a href="/hycd/l/l383146.htm" target="_blank">列仙儒,棲宿巖巒道味腴?!?清 魏源 《默觚上·學(xué)篇十》:“故世味不澹者,道味不濃;熟處不生者,生處不熟。”
(3).指文章的內(nèi)容與文辭的色彩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附會(huì)》:“贊曰:篇統(tǒng)間關(guān),情數(shù)稠疊。原始要終,疎條布葉,道味相附,懸緒自接?!?/p>
- 學(xué)到圣賢無盡處,一毫人力不容安——— 王遂舟中誦陶詩(shī)及諸葛傳
- 好風(fēng)明月,共芙蕖、占作人間三絕——— 盧炳念奴嬌
- 微臣一何幸,再得聽瑤琴——— 宋之問上陽(yáng)宮侍宴應(yīng)制得林字
- 都緣剩沐太和潤(rùn),況自頻分私照光——— 宋庠安福殿千葉雙頭并枝白牡丹歌
- 色如含芳,貌若和光——— 鄭浣贈(zèng)毛仙翁
- 但欲畢婚娶,每為故人疑——— 蘇轍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(shí)子瞻能言西湖舊
- 受命辭云陛,傾城送使臣——— 錢起送陸珽侍御使新羅
- 舉頭待向峽中望,見說青天近一斑——— 袁說友和趙周錫制干峽中韻四首
- 直教氣息全無,脫體精明自現(xiàn)——— 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
- 常逢明月馬塵間,是夜照君歸處山。——— 盧綸送暢當(dāng)還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