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二
詞典解釋
(1).謂善于憑借正反兩方面的條件,及時(shí)因勢(shì)利導(dǎo),以達(dá)目的。二,指陰、陽(yáng)。亦具體指吉與兇、善與惡、得與失等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下》:“因貳以濟(jì)民行,以明失得之報(bào)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貳,二也。謂吉兇二理,言《易》因自然吉兇二理以濟(jì)民之行也。欲令趨吉而避兇,行善而不行惡也?!?b>《文選·任昉<王文憲集序>》:“體三才之茂,踐得二之機(jī)。” 李善 注:“子曰:‘知幾其神乎! 顏氏 之子,其殆庶幾乎!有不善,未嘗不知,知而未嘗復(fù)行?!?韓康伯 曰:‘在理則昧,造形則悟, 顏?zhàn)?/a> 之分也,失之於幾,故有不善,得之於二,不遠(yuǎn)而復(fù),故知之未嘗復(fù)行也?!?/p>
(2).謂一舉而得雙虎。 春秋 魯 大夫 卞莊子 刺虎的故事。見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。《晉書·姚萇載記》:“吾欲移兵嶺北,廣收資實(shí),須 秦 弊 燕 迴,然后垂拱取之。兵不血刃,坐定天下,此 卞莊 得二之義也?!?/p>
- 碧雞有地吟詩(shī)老,金馬無心待詔初——— 宋慶之碧雞草堂呈劉后村
- 抱瑤琴,高枕夢(mèng)游仙島,待閑訪三茅——— 佚名賀圣朝
- 歸粟招提刻翠珉,羯胡稽首嘆名臣——— 周必大送張端明赴召
- 老去行藏與愿違。——— 辛棄疾瑞鷓鴣
- 征蓬出漢塞,歸雁入胡天。——— 王維使至塞上
- 到春來景物妍,簪杏鬟鬟蟬,拾翠步金蓮,聽鳥并香肩——— 景元啟【雙調(diào)】新水令_一春常費(fèi)買
- 似怪我來遲,晨朝何往乎——— 孔武仲晚步西園
- 惟將道業(yè)為芳餌,釣得高名直到今——— 方干題嚴(yán)子陵祠二首(后首一作杜荀鶴詩(shī))
- 津樹蕭蕭旅館空,坐看疏葉繞階紅。——— 司馬扎白馬津阻雨
- 詩(shī)成山谷句中眼,名應(yīng)石林天上人——— 張?jiān)?/a>葉少蘊(yùn)生朝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