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坐
詞典解釋
(1).亦作“ 高座 ”。講席。講席高于聽講者的座位,故稱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:“向高坐者,故是兇物。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高逸沙門傳》:“ 王濛 恒尋遁,遇 祗洹寺 中講,正在高坐上,每舉麈尾,常領(lǐng)數(shù)百言,而情理俱暢?!?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下:“上敬天竺教,十二年冬,製二高座,賜 新安國(guó)寺 。一為講座,一為唱經(jīng)座,各高二丈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(zèng)蒼雪》詩:“師於高座上,瓣香祝君父。”
(2).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譯經(jīng)上·帛尸黎蜜多羅》:“西域人,時(shí)人呼為高座?!?/p>
(3).坐于上座。《三國(guó)演義》第五一回:“ 孔明 曰:‘不須主公憂慮,儘著 周瑜 去廝殺,早晚教主公在 南郡 城中高坐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臺(tái)省·山西喬御史》:“每晨起,具衣冠,升堂高坐,命僕隸呼唱開門?!?/p>
- 不堪瘦影,渺天涯、盡成行客——— 張炎凄涼犯(過鄰家見故園有感)
- 旅人爭(zhēng)席方歸去,秋水黏天不自多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次韻奉答存道主簿
- 仲宣懷遠(yuǎn)更凄涼——— 李清照鷓鴣天
- 西風(fēng)吹桂枝,馬首將東行——— 王炎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
- 縱荷衣未改,病損茂陵,總是離索——— 張炎解連環(huán)(拜陳西麓墓)
- 故交他郡見,下馬失愁容。——— 顧非熊舒州酬別侍御
- 農(nóng)教先八政,陽和秩四時(shí)。——— 陳叔達(dá)州城西園入齋祠社
- 何須傍班馬,臥起二花中——— 劉克莊記小圃花果二十首
- 胸中丘壑可窺處,墨戲縱橫出渭川——— 陳棣廛隱堂為楊元會(huì)賦
- 玉殿傳宣,金鑾陪宴,屢草九重丹詔。——— 虞集蘇武慢一二首
- 4途晶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