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焰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陽燄 ”。亦作“ 陽焱 ”。1.指浮塵為日光所照時(shí)呈現(xiàn)的一種遠(yuǎn)望似水如霧的自然景象。佛經(jīng)中常用以比喻事物之虛幻不實(shí)者。語本《楞伽經(jīng)》卷二上:“譬如群鹿為渴所逼,見春時(shí)燄而作水想,迷亂馳趣不知非水?!?隋 智顗 《摩訶止觀》卷一下:“集既即空,不應(yīng)如彼渴鹿馳逐陽燄?!?唐 元稹 《遣春》詩之四:“陽焰波春空,平湖漫凝溢?!?唐 白居易 《和夢游春詩一百韻》:“膏明誘闇蛾,陽焱奔癡鹿。” 許地山 《綴網(wǎng)勞蛛·無法投遞之郵件》:“這又是一種渴鹿趨陽焰的事,即令它有千萬蹄,每蹄各具千萬翅膀,飛跑到曠野盡處,也不能得點(diǎn)滴的水?!?/p>
(2).指熾熱的陽光。 五代 齊己 《移居西湖作》詩之一:“火云陽焰欲燒空,小檻幽窗想舊峯?!?/p>
見“ 陽焰 ”。
- 造物工夫意自深,從吾所樂是山林——— 邵雍依韻和劉職方見贈
- 有客躊躇,古庭空自吊孤影——— 史達(dá)祖齊天樂 中秋宿真定驛
- 斯人忽千古,望斷剡溪濱——— 樓鑰求參議挽詞
- 自昔外禪,曰經(jīng)曰營——— 尹洙皇雅十首《天監(jiān)》四章
- 全真大道理無窮,妙得至人端的——— 佚名無俗念 此下原有丘長春漆弩儂家鸚鵡洲邊住
- 空性碧云無處所,約公曾許剡溪游。——— 楊巨源送定法師歸蜀,法師即紅樓院供
- 高吟擬排悶,吟罷更倀倀。——— 陸游枕上
- 在今氣磊落,巧偽莫敢親。——— 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
- 斗酒對寒食,雜花宜晚晴——— 李頎春送從叔游襄陽
- 虛紀(jì)已知休更續(xù),蹄輪應(yīng)不到山前——— 釋延壽山居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