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運
詞典解釋
明 代漕運方式之一。 明成祖 永樂 十三年(1415年),征調(diào)南糧,改海運為河運。在 淮安 、 徐州 、 臨清 等地設(shè)倉收囤,由官軍分成 淮安 到 徐州 、 徐州 到 德州 、 德州 到 通州 (今 北京市 通縣 )等段,節(jié)節(jié)接運,名為支運。每年四次,運糧三百余萬石。 宣德 六年(1431年)改行兌運。一說,支運包括支糧和運糧兩個方面,指從前一糧倉支出稅糧,運往后一糧倉。運軍從各倉支出的糧,不必即當(dāng)年該倉的進(jìn)倉糧;當(dāng)年各倉的進(jìn)倉糧,不必即供當(dāng)年運軍支出運輸?!睹魇贰?a href="/hycd/s/s289345.htm" target="_blank">食貨志三》:“自 成祖 遷 燕 ,道里遼遠(yuǎn),法凡三變。初支運,次兌運、支運相參,至支運悉變?yōu)殚L運而制定?!?a href="/hycd/c/c5786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閱 梁方仲 《明代糧長制度》、 唐文基 《明代漕糧“支運”考辨》。
- 男舂女爨二十載,堂上未為衰老人。——— 薛逢鄰相反行
- 宿草風(fēng)悲夜,荒村月吊人——— 儲嗣宗經(jīng)故人舊居
- 紋禽忽飛去,沖落波上霞——— 梅堯臣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蓮塘
- 何時聳堂臠,香霧靄樽罍——— 華岳邸食責(zé)庖者
- 不咽眾生血味,便敬六親九祖——— 釋印肅達(dá)理歌
- 牧童竊聽商歌起,此老胸中不著愁——— 劉克莊溪庵十首
- 君臣慶會,禮樂昭宣——— 佚名郊廟歌辭。晉朝饗樂章。舉酒
- 三月詩筒絕往來,有時談麈許追陪——— 王之道和章序臣梅花二首
- 與君此時初別離。——— 李白寄遠(yuǎn)其八
- 日月行當(dāng)壽星紀(jì),仙人初出閬風(fēng)時——— 黃庭堅酌姨母崇德君壽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