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閒中吟》:
云山青青,風(fēng)泉冷冷。
山色可愛(ài),泉聲可聽(tīng)。
乃賦歸來(lái),盟諸山靈。
身去世遠(yuǎn),心與真冥。
蔬食果腹,麻{1|1}衣蔽形。
塵車絕跡,蓬戶常扃。
不行他緣,唯誦自經(jīng)。
眇觀人世,滄波一萍。
朽鈍寂漠,待終余齡。
喚主人公,教常惺惺。
注釋參考
主人公
主人公 (zhǔréngōng) 文藝作品中的中心人物 hero or heroine;protagonist 女主人公顯得蒼白無(wú)力 主人 master 這種主人公態(tài)度常惺惺
佛教語(yǔ)。指頭腦經(jīng)常或長(zhǎng)久保持清醒。 宋 謝良佐 《上蔡先生語(yǔ)錄》卷中:“敬是常惺惺法,心齋是事事放下,其理不同?!?朱熹 注:“惺惺乃心不昏昧之謂?!?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論談》:“世人白晝寐語(yǔ),公獨(dú)於寐中作白晝語(yǔ),可謂常惺惺矣?!?清 戴震 《答彭進(jìn)士允初書(shū)》:“佛氏之‘常惺惺’,亦是常存他‘本來(lái)面目’耳,體段功夫,大略相似。”
釋文珦名句,閒中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