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廖行之《挽雍宣教知義》:
憶昔居黌舍,曾陪戯彩斑。
才華推粹美,功績嘆間關(guān)。
有子能傳業(yè),無丹可駐顏。
哀詞臨隧路,明晦萬重山。
注釋參考
哀詞
見“ 哀辭 ”。
隧路
(1).道路。《淮南子·兵略訓(xùn)》:“隧路亟,行輜治,賦丈均,處軍輯,井灶通,此司空之官也。” 高誘 注:“隧,道也?!?/p>
(2).墓道?!段倪x·謝莊<宋孝武宣貴妃誄>》:“山庭寢日,隧路抽陰。” 李善 注引 鄭玄 《周禮》注:“隧,墓道也?!?宋 王安石 《神宗皇帝挽辭》之二:“城闕宮車轉(zhuǎn),山林隧路歸?!?/p>
明晦
(1).明暗;晴陰。 南朝 梁武帝 《擬明月照高樓》詩:“相去既路迥,明晦亦殊懸?!?宋 曾鞏 《擬峴臺記》:“若夫雪煙開斂,日光出沒,四時朝暮,雨暘明晦,變化不同,則雖覽之不厭,而雖有智者,亦不能窮其狀也。” 清 徐昂發(fā) 《雁門關(guān)》詩:“嵐光自摩蕩,巖壑遞明晦?!?/p>
(2).人世與陰間。 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盧仆射從史》:“吾已免離,下視湯火,豈復(fù)低身而臥其間乎?且夫據(jù)其生死,明晦未殊,學(xué)仙成敗,則無所異。吾已得煉形之術(shù)也?!?/p>
重山
重迭的山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由重山之束阨,因長川之裾勢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蠻陬夷徼,重山萬里?!?宋 張元干 《菩薩蠻》詞:“歸恨隔重山,樓高莫憑欄。”
廖行之名句,挽雍宣教知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滑板沖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