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阮文卿《壽趙仙尉》:
君不見苕溪有山號浮玉,降神儲(chǔ)瑞皆天族。
又不見苕溪有水名水晶,地靈人杰盡維城。
苕溪山川稱第一,孕秀梅仙尤杰出。
我來席上揖清風(fēng),義氣相與吞長虹。
見人須見大丈夫,縱是封侯亦不如。
周官一卷長生錄,未必人間有此書。
功名一入英雄手,彩棒暫持出浙右。
摧尋抉隱李開府,夜月花村無吠狗。
凜凜英風(fēng)凌四豪,一同誰敢犯秋毫。
不惟握發(fā)勤延士,又且官清馬骨高。
書生慣作無氈客,負(fù)篋南歸居最仄。
何憐蹤跡苦奔馳,俾近淵明時(shí)請益。
馬走暫停憩縣齋,晨昏黃奶仍相陪。
不覘王母蟠桃結(jié),隔墻無得獻(xiàn)金杯。
欣逢子月陽來復(fù),一天佳氣回寒谷。
蓂生九葉慶垂弧,僉將瑞應(yīng)長庚宿。
綠衣槐簡舞蹁躚,重拜萱堂王母仙。
瑤池新革偷桃令,有子今如曼倩賢。
不祝算如龜與鶴,愿君早施江夏略,掃除膻穢□神京,長與長生同壽樂。
不祝祿如山與丘,愿君爵冠朱虛侯。
今歸且定郟鄏鼎,長使卜世過成周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苕溪
水名。有二源: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為 東苕 ,出 天目山 之北者為 西苕 。兩溪合流,由 小梅 、 大淺 兩湖口注入 太湖 。夾岸多苕,秋后花飄水上如飛雪,故名。 唐 羅隱 《寄第五尊師》詩:“ 苕溪 煙月久因循,野鶴衣製獨(dú)繭綸?!?宋 蘇軾 《泛舟城南會(huì)者五人》詩:“試選 苕溪 最深處,仍呼我輩不羈人?!?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(jì)丞相》詞:“喚取 謫仙 平章看,過 苕溪 ,尚許垂綸否?!?/p>
浮玉
見“ 浮玉山 ”。
降神
(1).謂神靈降臨;使神靈降臨?!对姟ご笱拧め赂摺罚骸搬赂呔S岳,駿極于天。維岳降神,生 甫 及 申 ?!薄段倪x·蔡邕<陳太丘碑文>》:“峩峩崇岳,吐符降神。” 李周翰 注:“言立五岳之精,吐其符應(yīng),降其神靈?!?宋 梅堯臣 《登長蘆江口》詩:“野祝擊鼓降神語,老鴉銜肉上樹飛。” 鄭振鐸 《論武俠小說》:“黠者們便利用了這一股憤氣與希望,造作了‘降神’‘授術(shù)’‘祖師神祐’‘槍炮不入’等等的邪說以引誘著他們。”
(2).迎神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 高祖 時(shí), 叔孫通 因 秦 樂人制宗廟樂。大祝迎神于廟門,奏《嘉至》,猶古降神之樂也?!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禮樂》:“書下管鞀鼓笙鏞,以閒降神之樂?!?/p>
天族
皇族?!稌x書·慕容超載記》:“向見 北海王 子,天資弘雅,神爽高邁,始知天族多奇,玉林皆寳?!?宋 周煇 《清波雜志》卷十一:“ 高宗 曰:‘天族之貴,溺於燕安,往往自陷非法。’”
阮文卿名句,壽趙仙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