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孫元晏《陳十三首》
嬿婉回風態(tài)若飛,麗華翹袖玉為姿。
后庭一曲從教舞,舞破江山君未知。
文物衣冠盡入秦,六朝繁盛忽埃塵。
自從淮水干枯后,不見王家更有人。
不向南朝立諫名,舊居基在事分明。
令人惆悵江中令,只作篇章過一生。
結(jié)綺高宜眺海涯,上凌丹漢拂云霞。
一千朱翠同居此,爭奈恩多屬麗華。
臨春高閣上侵云,風起香飄數(shù)里聞。
自是君王正沈醉,豈知消息報隋軍。
三閣相通綺宴開,數(shù)千朱翠繞周回。
只知斷送君王醉,不道韓擒已到來。
彼此英雄各有名,石頭高臥擬爭衡。
當時堪笑王僧辨,待欲將心托圣明。
多少沈檀結(jié)筑成,望仙為號倚青冥。
不知孔氏何形狀,醉得君王不解醒。
金翠絲黃略不舒,蚌盤清宴意何如?
豈知三閣繁華日,解為君王妙破除。
八宮妃盡賦篇章,風揭歌聲錦繡香。
選得十人為狎客,有誰能解諫君王。
前后兵師戰(zhàn)勝回,百余城壘盡歸來。
當時將卒應(yīng)知感,況得君王為舉哀。
曾佐徐陵向北游,剖陳疑事動名流。
卻歸掌選清何甚,一匹花綀不肯收。
苦諫將軍總不知,幾隨煙焰作塵飛。
東山居士何人識,惟有君王卻許歸。
以上孫元晏作品《陳》共13首
注釋參考
嬿婉
(1).美好貌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麗人賦》:“亭亭似月,嬿婉如春。凝情待價,思尚衣巾。”
(2).也借指美女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捐衰色,從嬿婉?!?宋 蘇軾 《和子由記園中草木》之一:“吾聞 東山 傅,置酒攜嬿婉?!?/p>
(3).歡好;和美?!段倪x·蘇武<詩>之三》:“歡娛在今夕,嬿婉及良時?!?呂向 注:“嬿婉,歡好貌?!薄段倪x·劉琨<答盧諶詩>》:“郁穆舊姻,嬿婉新婚?!?呂延濟 注:“郁穆,嬿婉,和美貌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吉筵敘故》:“ 秦 晉 同休,成兩姓綢繆之好; 朱 陳 媲美,締百年嬿婉之歡?!?/p>
風態(tài)
猶風姿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風態(tài)妖麗,言詞巧艷,生莫能對?!?宋 歐陽修 《拒霜花》詩:“鮮鮮弄霜曉,裊裊含風態(tài)?!?清 納蘭性德 《茶瓶兒》詞:“秋千背倚,風態(tài)宛如昨。”
麗華
華麗。 唐 萬楚 《五日觀妓》詩:“ 西施 謾道浣春紗, 碧玉 今時鬭麗華?!?清 袁于令 《西樓記·倦游》:“冰魂玉魄果無瑕,不向東風鬭麗華?!?/p>
翹袖
1.舉袖。指舞蹈中的一種姿勢。孫元晏名句,陳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