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流蒼石縫,宛轉(zhuǎn)龍鸞蹙
出自宋代蘇軾《焦千之求惠山泉詩》:
茲山定空中,乳水滿其腹。
遇隙則發(fā)見,臭味實一族。
淺深各有值,方圓隨所蓄。
或為云洶涌,或作線斷續(xù)。
或鳴空洞中,雜佩間琴筑。
或流蒼石縫,宛轉(zhuǎn)龍鸞蹙。
瓶罌走四海,真?zhèn)伟胂酁^。
貴人高宴罷,醉眼亂紅綠。
赤泥開方印,紫餅截圓玉。
傾甌共嘆賞,竊語笑僮仆。
豈如泉上僧,盥灑自挹掬。
故人憐我病,蒻籠寄新馥。
欠伸北窗下,晝睡美方熟。
精品厭凡泉,愿子致一斛。
注釋參考
宛轉(zhuǎn)
宛轉(zhuǎn) (wǎnzhuǎn) 圓場;圓成 mediate;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,沒處取討,索性做個宛轉(zhuǎn)?!鳌?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 輾轉(zhuǎn)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 路宛轉(zhuǎn)石間?!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》 宛轉(zhuǎn)而不臥 婉轉(zhuǎn) mild and indirect;tactful龍鸞
(1).龍與鳳。亦喻賢士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九愁賦》:“感龍鸞而匿跡,如吾身之不留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吊屈原文》:“身絶 郢 闕,跡遍 湘 干。比物荃蓀,連類龍鸞?!?宋 蘇軾 《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》詩:“ 鹿門 上冢回,牀下拜龍鸞。”
(2).喻華美的文章。語本《文選·吳質(zhì)〈答魏太子箋〉》:“摛藻下筆,鸞龍之文奮矣?!?李善 注:“鸞龍,鱗羽之有五彩,故以喻焉。” 呂向 注:“鸞龍,有五色文章也?!?唐 李白 《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》詩:“ 裴生 覽千古,龍鸞炳天章?!?/p>
(3).喻指樂器聲音美妙,如龍吟鳳鳴。 宋 葉適 《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啟好游者》詩:“龍鸞變化異,笙笛音製殊。”
蘇軾名句,焦千之求惠山泉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