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放翁自贊》:
名動高皇,語觸秦檜。
身老空山,文傳海外。
五十年間,死盡流輩。
老子無才,山僧不會。
注釋參考
老子
老子 (Lǎozǐ)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、道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。一說老子即老聃,姓李名耳,字聃,楚國苦縣(今河南鹿邑東)人。曾為周“守藏室之史”(管藏書的史官),后隱退著《老子》一書。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“道”,認(rèn)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,是產(chǎn)生整個物質(zhì)世界的總根源。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,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,認(rèn)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,它們互相依存,互相轉(zhuǎn)化。政治上他主張“無為”,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,回到“小國寡民”的幻境之中。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(lǎozi)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。即老夫 I;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山僧
(1)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 北周 庾信 《臥疾窮愁》詩:“野老時相訪,山僧或見尋。” 唐 劉長卿 《尋盛禪師蘭若》詩:“山僧獨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見少年?!?元 李宗冽 《題岳溪禪林精舍》詩:“山僧四五人,屢訪期識面?!?清 魏源 《武林紀(jì)游》詩之七:“百覓 理安寺 ,始與山僧晤?!?/p>
(2).僧人自稱的謙詞?!段鍩魰しㄑ圩凇ち_漢琛禪師》:“眾人既盡在此,山僧不可無言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師曰:‘山僧過矣!夫人言明日作排,非今日矣?!?/p>
不會
(1).不領(lǐng)會;不知道。 唐 元稹 《進(jìn)田弘正碑文狀》:“臣若茍務(wù)文章,廣徵經(jīng)典,非唯將吏不會,亦恐 弘正 未詳。” 宋 周邦彥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:“不會沉吟思底事,凝眸,兩點春山滿鏡愁。”
(2).不可能。 明 康湋川 《粉蝶兒·寄壽康對山太史》套曲:“也不索門栽五柳,也不索湖泛扁舟,利和名自不會掛心頭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青年團(tuán)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》:“這樣做,基本方向是不會錯的。”
(3).謂不以時朝見天子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資政新篇》:“或如 唐太宗 之責(zé) 尉遲恭 以 漢高 故事,或如 漢文 之責(zé) 吳 不會而賜杖以愧之,亦保全之一道也。”
陸游名句,放翁自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聞道沈冥客。作者:陳子昂作品:贈嚴(yán)倉曹乞推命錄
- 五陵如薺渭如帶,目極千里關(guān)山春。作者:獨孤及作品: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遺
- 落日窮荒雨,微風(fēng)古塹花。作者:喻鳧作品:夏日龍翔寺居即事寄崔侍御
- 故園有老伴,林下要為娛作者:李廌作品:送元圣庾縣丞之官泉南
- 巨松拔起十年根,浮槎斷梗何足論作者:陸游作品:五月十四日夜夢一僧持詩編過予有暴雨詩語頗
- 同懷不同賞,幽意竟何如作者:鄭絪作品:奉和武相公省中宿齋,酬李相公見寄
- 清波滔碧天,烏藏黯黮連
- 人故義當(dāng)親,衣故義當(dāng)補(bǔ)作者:黃庭堅作品:次韻時進(jìn)叔二十六韻
- 逮今孤露歷歲月,漸覺長大成疏頑
- 靈根下遣蟠虬護(h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