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山已寫丹青像,洛誦仍憑副墨傳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戊午仲春同甲小集次舊韻》:
會老三人似潁川,同生絳縣免疑年。
尊常有酒何妨醉,事每無心即是仙。
儉欲固應(yīng)知足足,忘形誰問是肩肩。
香山已寫丹青像,洛誦仍憑副墨傳。
注釋參考
香山
(1).山名。(1)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龍門山 之東。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樓,自號 香山居士 。(2)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。相傳 吳王 種香處。下有采香徑。(3)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嶺之一。主峰 鬼見愁 ,形勢峻拔。名勝古跡有 碧云寺 、 靜宜園 、 雙清別墅 、 香山寺 、 朝陽洞 等。園林清幽,景色宜人。為京郊游覽勝地。
(2). 洛陽 龍門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稱。 唐 白居易 《修香山寺記》:“ 洛 都四郊,山水之勝, 龍門 首焉; 龍門 十寺,觀游之勝, 香山 首焉?!眳⒁姟?香山寺 ”。
丹青
丹青 (dānqīng)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,常用的兩種顏色,借指繪畫 painting 竹帛所載,丹青所畫?!稘h書·蘇武傳》 尤善丹青?!稌x書·顧愷之傳》洛誦
反復(fù)誦讀。洛,通“ 絡(luò) ”。連絡(luò)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副墨之子,聞諸洛誦之孫?!?成玄英 疏:“臨本謂之副墨,背文謂之洛誦。初既依文生解,所以執(zhí)持披讀;次則漸悟其理,是故羅洛誦之?!?宋 樓鑰 《久不作詩喜仲兄遷鄰居因成長句》:“兒曹亦可樂,洛誦聲洋洋?!?清 李調(diào)元 《卍齋瑣錄·己錄》:“今人書札多用‘洛誦’字。本《莊子》‘洛誦之子,聞之瞻明。’洛、絡(luò)通。 呂 注:‘謂綿絡(luò)貫穿而誦之?!帧洞呵镎h·題辭》云:‘洛之為言繹也,言水繹繹有光輝也,故字又從水,作洛亦通?!?/p>
副墨
(1).指文字,詩文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聞諸副墨之子。”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云:“文字是翰墨為之,然文字非道,不過傳道之助,故謂之副墨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次韻知府王仲行尚書鹿鳴燕古風(fēng)》:“今晨梅驛動,副墨到衡宇?!?清 金農(nóng) 《訪韋隱君用良山居》詩:“兩朝耆碩遺風(fēng)邈,百氏菁華副墨傳?!?王國維 《<紅樓夢>評論》:“譬諸副墨之子,洛誦之孫,亦隨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?!?/p>
(2).副本。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真文忠公謚議》:“候稍閒,搜索副墨,録以求教。” 清 阮元 《小滄浪筆談·山左金石志序》:“ 赤亭 亦有《益都金石志稿》,竝録之,得副墨?!眳⒁姟?副本 ”。
周必大名句,戊午仲春同甲小集次舊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