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韓愈《送楊少尹序》:
昔疏廣、受二子,以年老,一朝辭位而去。
于是公卿設(shè)供帳,祖道都門外,車數(shù)百輛;道路觀者,多嘆息泣下,共言其賢。
漢史既傳其事,而后世工畫者,又圖其跡,至今照人耳目,赫赫若前日事。
國子司業(yè)楊君巨源,方以能詩訓(xùn)后進,一旦以年滿七十,亦白相去,歸其鄉(xiāng)。
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,今楊與二疏,其意豈異也? 予忝在公卿后,遇病不能出,不知楊侯去時,城門外送者幾人,車幾輛,馬幾匹,道旁觀者,亦有嘆息知其為賢與否; 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,繼二疏蹤跡否,不落莫否。
見今世無工畫者,而畫與不畫,固不論也。
然吾聞楊侯之去,相有愛而惜之者,白以為其都少尹,不絕其祿。
又為歌詩以勸之,京師之長于詩者,亦屬而和之。
又不知當(dāng)時二疏之去,有是事否。
古今人同不同,未可知也。
中世士大夫,以官為家,罷則無所于歸。
楊侯始冠,舉于其鄉(xiāng),歌《鹿鳴》而來也。
今之歸,指其樹曰:“某樹,吾先人之所種也;某水、某丘,吾童子時所釣游也。
”鄉(xiāng)人莫不加敬,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(xiāng)為法。
古之所謂鄉(xiāng)先生沒而可祭于社者,其在斯人歟?其在斯人歟?
注釋參考
年老
年老 (niánlǎo) 年紀(jì)大的 vintage;aged;be advanced in years;be well up in years 一位雖然年老、但仍舊纖細漂亮的女演員朝辭
謂大臣外任,入朝叩辭帝王。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三:“凡貴臣出守,朝辭例有頒賜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慶歷六年》:“凡官外徙者皆放朝辭,而 詢 獨許入見。”
韓愈名句,送楊少尹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