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古學其心,其用則蹄筌
出自宋代馮時行《學古堂為毛應(yīng)叔題》:
昔人性嗜古,服用皆古先。
有虞作漆器,弊碗歷世傳。
貨貲以得之,其費溢萬千。
孔席伯夷杖,乾沒乃復然。
家貧遂行乞,猶丐九府錢。
此語雖詼嘲,義理茲可研。
學古學其心,其用則蹄筌。
軒轅騎蒼龍,舜入九嶷巔。
古意已寥廓,如酒醨其元。
君生萬世下,劫火經(jīng)幾燃。
作堂表佳目,意與開辟連。
譬如引猿臂,踶跂摸蒼天。
雖則如上說,膠談豈稱賢。
今人亦古人,面目等媸妍。
饑食寒而衣,天地靡變遷。
澆風揚末塵,胡為莫洗濺。
忘機便神守,抱樸貴純?nèi)?br>六籍燦日星,泓泓圣賢淵。
滑凈一幾神機妙算,羲皇列吾前。
薰染庶可久,膏肓儻其痊。
聞君憙事者,有子鸞鳳騫。
作詩助鼓譟,吾徒俱勉旃。
注釋參考
古學
(1).研究古文經(jīng)、古文字之學。 漢 何休 《<春秋公羊傳>序》:“是以治古學、貴文章者,謂之俗儒?!?徐彥 疏:“《左氏》先著竹帛,故 漢 時謂之古學;《公羊》 漢 世乃興,故謂之今學?!?漢 許沖 《上<說文解字>書》:“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,本從 逵 受古學?!?段玉裁 注:“古學者,《古文尚書》、《詩毛氏》、《春秋左氏傳》及《倉頡古文》、《史籀大篆》之學也?!薄逗鬂h書·鄭玄傳》:“中興之后, 范升 、 陳元 、 李育 、 賈逵 之徒爭論古今學,后 馬融 答 北地 太守 劉瓌 及 玄 答 何休 ,義據(jù)通深,由是古學遂明?!?明 楊慎 《譚苑醍醐·莊子解》:“《莊子》為書……士無古學,不足以知之。”后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學術(shù)。 胡適 《<國學叢刊>發(fā)刊宣言》:“近年來,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?!?/p>
(2).科舉功令文字如策論、律賦、經(jīng)義、八股文、試帖詩以外的經(jīng)史學問,稱古學。 宋 李幼武 《宋名臣言行錄外集》卷六:“﹝ 呂希哲 ﹞從 王安石 學。 安石 以為:凡士未官而事科舉者,為貧也;有官矣,而復事科舉,是僥倖富貴利達,學者不由也。公聞之,遽棄科舉,一意古學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?唐二棒椎 道:‘ 老華 ,我正有件事要來請教你這通古學的?!?虞華軒 道:‘我通甚么古學,你拿這話來笑我?!?/p>
蹄筌
(1).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筌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筌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;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?!碧?,兔罝;筌,魚笱。謂語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跡象,道理與獵物才是目的。后常以“蹄筌”指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,或反映事物的跡象?!端螘ぶx靈運傳》:“磻弋靡用,蹄筌誰施?!?南朝 陳 姚最 《<續(xù)畫品>序》:“自非淵識博見,熟究精麤,擯落蹄筌,方窮至理?!?清 畢沅 嚴長明 《壽王述庵聯(lián)句》:“幽思吞卦畫,妙解證蹄筌。”
(2).指水產(chǎn)和野味。 清 趙翼 《楊桐山招飲》詩:“世人競翊開華筵,廣徵水陸窮蹄筌?!?/p>
馮時行名句,學古堂為毛應(yīng)叔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