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昔所造諸惡業(yè),皆由無始貪嗔癡
出自宋代釋遵式《每日念佛懺悔發(fā)愿文》:
我今稱念阿彌陀,真實(shí)功德佛名號(hào)。
惟愿慈悲垂攝受,證知懺悔及所愿。
我昔所造諸惡業(yè),皆由無始貪嗔癡。
從身□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
愿我臨欲命終時(shí),盡除一切諸障礙。
面見彼佛阿彌陀,即得往生安樂剎。
彼佛眾會(huì)咸清凈,我時(shí)于勝連華生。
親見如來無量光,現(xiàn)前授我菩提記。
蒙彼如來授記已,化身無數(shù)百俱胝。
知力廣大遍十方,普利一切眾生界。
注釋參考
惡業(yè)
(1).不正當(dāng)?shù)穆殬I(yè)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安?,惡業(yè)也,而 桓發(fā) 用之富。”
(2).佛教謂出于身、口、意三者的壞事、壞話、壞心等?!度A嚴(yán)經(jīng)》四十:“我昔所造諸惡業(yè),皆由無始貪嗔癡?!?宋 惠洪 《冷齋夜話》卷七:“﹝ 蘇軾 ﹞復(fù)官,歸自 南海 ,監(jiān) 玉局觀 ,作偈戲答僧曰:‘惡業(yè)相纏四十年,常行八棒十三禪,卻著衲衣歸 玉局 ,自然身是五通仙?!?/p>
(3).見“ 惡緣惡業(yè) ”。
無始
(1).沒有起始。 南朝 齊 明僧紹 《正二教論》:“而道常出乎無始,入乎無終。”
(2).指太古。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七:“茫茫吾何思?林臥觀無始?!?元 李好古 《張生煮?!返谝徽郏骸柏毜滥?東華上仙 是也。自從無始以來一心好道,修煉三田。” 王國維 《<紅樓夢(mèng)>評(píng)論》第四章:“今設(shè)有人焉,自無始以來,無生死,無苦樂,無人世之罣礙,而唯有永遠(yuǎn)之知識(shí),則吾人所寳為無上之美術(shù),自彼視之,不過蛩鳴蟬噪而已?!?/p>
貪嗔
佛教語。謂貪欲與嗔恚?!抖鼗妥兾募っ罘ㄉ徣A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貪嗔煩惱昏沉,也似睡夢(mèng)何別。” 明 汪廷訥 《獅吼記·談禪》:“欲登彼岸,盡打滅貪嗔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蒙古起義清方檔案》:“諒不至以一念貪嗔,輕開殺戒?!?/p>
釋遵式名句,每日念佛懺悔發(fā)愿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