烹魚得尺素,好在紫髯翁
出自宋代蘇軾《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》:
徙倚秋原上,凄涼晚照中。
水流天不盡,人遠(yuǎn)思何窮。
問(wèn)諜知秦過(guò),看山識(shí)禹功。
稻涼初吠蛤,柳老半書蟲。
荷背風(fēng)翻白,蓮腮雨退紅。
追游慰遲暮,覓句效兒童。
北望苕溪轉(zhuǎn),遙憐震澤通。
烹魚得尺素,好在紫髯翁。
注釋參考
烹魚
《詩(shī)·檜風(fēng)·匪風(fēng)》:“誰(shuí)能亨魚?溉之釜鬵。” 毛 傳:“亨魚煩則碎,治民煩則散,知亨魚,則知治民矣。”亨,“ 烹 ”的古字。后以喻治民。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玉?!さ蹖W(xué)·慶歷邇英閣講詩(shī)》:“三月戊午講《匪風(fēng)》‘誰(shuí)能亨魚’。上曰:‘ 老子 謂治民若烹小鮮,義近是乎?’ 丁度 曰:‘烹魚煩則碎,治民煩則散?!眳⒁?jiàn)“ 烹小鮮 ”。
尺素
尺素 (chǐsù) 書寫用的一尺長(zhǎng)左右的白色生絹,借指小的畫幅,短的書信 note;letter 函綿邈于尺素?!憴C(jī)《文賦》好在
好在 (hǎozài) 幸好 luckily 好在他傷勢(shì)不重蘇軾名句,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