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姚渙《送鈐轄館使王公》:
家傅勛力世能賢,四載坤維領(lǐng)師權(quán)。
南詔酋豪彌款附,西州士庶賴蕃宣。
輸忠感慨由誠府,接下恩勤自意筌。
月夕過從多命席,花時酬唱旋成編。
雅歌馀暇軍容肅,陟狀升聞帝愿延。
馳驛遽趨三召節(jié),執(zhí)圭俄觀九重天。
漢廷儀衛(wèi)咸只若,蜀郡朋僚共黯然。
賜封定應(yīng)留晷刻。
疇庸當便進班聯(lián)。
圣神倚注期蕃錫。
宥密崇高待九遷。
下客塵勞遇知已,愿言攀附跂英躔。
注釋參考
疇庸
(1).謂選賢任用。語出《書·堯典》:“疇咨若時登庸?!?孔 傳:“疇,誰;庸,用也。誰能咸熙庶績,順是事者,將登用之。” 唐 張九齡 《謝中書侍郎狀》:“此職擇才,十年虛位,以卿達識,所以疇庸?!?/p>
(2).酬報功勞。疇,通“ 酬 ”。《文選·任昉<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>》:“五侯外戚,且非舊章,而臣之所附,唯在恩澤。既義異疇庸,實榮乖儒者。” 李周翰 注:“疇,酬;庸,功也?!薄读簳た仔菰磦鳌罚骸吧鹘K追遠,歷代通規(guī),褒德疇庸,先王令典?!?唐 楊炯 《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》:“孤鋒直進,九種於是克清;疋馬橫行,三 韓 由其殄滅。疇庸賞最,我有力焉?!?/p>
班聯(lián)
(1).朝班的行列。 宋 李綱 《謝宰執(zhí)復大觀文啟》:“奉香火於琳宮,已負素餐之責;冠班聯(lián)於書殿,更貽非據(jù)之譏。” 清 林則徐 《請伊犁將軍布彥泰代泰奉旨回京候補謝恩呈》:“何意蒙恩再造,入 關(guān) 仍厠夫班聯(lián)?!?/p>
(2).指朝官。《明史·雷縯祚傳》:“稱功頌德,徧於班聯(lián)?!?/p>
(3).行次聯(lián)接,形容密集。 明 王逢 《贈別浙省黑黑左丞移鎮(zhèn)徽州》詩:“誦絃家櫛比,冠蓋里班聯(lián)。”
姚渙名句,送鈐轄館使王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