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髯背立鳴雙櫓,短蓑開合滄江雨
出自元代揭傒斯《夏五月武昌舟中觸目》:
兩髯背立鳴雙櫓,短蓑開合滄江雨。
青山如龍入云去,白發(fā)何人并沙語。
船頭放歌船尾和,篷上雨鳴篷下坐。
推篷不省是何鄉(xiāng),但見雙雙白鷗過。
注釋參考
背立
背人而立。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獸·狐》:“ 鄭子 速呼前追,方背立,以扇障其面?!?清 趙執(zhí)信 《海鷗小譜·少年游序》:“客言其姿態(tài)綽約,背立風前,殆奪畫圖?!本﹦ 抖霹N山》第五場:“ 雷剛 猛力推開 溫其久 ,憤然背立?!?/p>
短蓑
雨具,短蓑衣。 唐 孟郊 《送淡公》詩:“短蓑不怕雨,白鷺相爭飛?!?金 田錫 《牧牛圖》詩:“何日承平如畫里,短蓑長笛一川秋。”
開合
(1).分合。 晉 木華 《海賦》:“驚浪雷奔,駭水迸集。開合解會,瀼瀼濕濕?!?/p>
(2).開閉。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你那里休聒,不當一箇信口開合?!?黃宗英 《美麗的眼睛》:“她什么也不能吃,氣管雖已接好,嘴部還不能開合,也難以下咽。”
(3).指詩文結(jié)構(gòu)的鋪展、收合等變化。 清 沉德潛 周準 《明詩別裁集·李夢陽》:“七言近體,開合動盪,不拘故方,準之 杜陵 ,幾於具體。” 臧克家 《文不在長》:“ 王安石 的《讀孟嘗君傳》,共九十字,駁成說,立己見,開合有度,層次分明?!?/p>
開閤:亦作“ 開閣 ”。 漢 公孫弘 為宰相,“起客館,開東閣以延賢人,與參謀議”。見《漢書·公孫弘傳》。后以“開閤”指大臣禮賢愛士。 唐 劉禹錫 《答裴令公雪中訝白二十二與諸公不相訪之什》詩:“玉樹瓊樓滿眼新,的知開閤待諸賔?!?唐 邵謁 《論政》詩:“ 孫弘 不開閣, 丙吉 寧問牛。” 宋 曾鞏 《回亳州知府諫議狀》:“伏惟開閣之初,偃藩甚樂?!?
邊開邊關?!妒辗偂?981年第4期:“忽聽得北窗外有聲響,好像滯重的大黑門在開合?!?
滄江
江流;江水。以江水呈蒼色,故稱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贈郭桐廬》詩:“滄江路窮此,湍險方自茲。” 唐 陳子昂 《群公集畢氏林亭》詩:“ 子牟 戀魏闕,漁父愛滄江?!?明 張含 《己亥秋月寄楊升庵》詩:“比來消息風塵斷,白首滄江學釣魚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臺慟哭記》詩:“ 子陵 留高臺,西面滄江緑?!?/p>
揭傒斯名句,夏五月武昌舟中觸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