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下風前,逍遙自在,興則高歌困則眠
出自元代馮尊師《沁園春 嗚鶴余音卷三》:
曠劫花威音,頓花悟之時,不假外緣。
任騰騰兀兀,天涯海角,閑云野鶴,豈花流年。
月下風前,逍遙自在,興則高歌困則眠。
回頭處,落花飛絮,遠水輕煙。
本來無說無傳,道乃□強名豈有禪。
這花紅柳綠,自然消息,何須扭捍,擊竹拈蓮。
大相無形,真空非有,論甚纖毫與大千。
石獅子,敢胡言貉語,說地談天。
注釋參考
月下風前
月光下微風輕拂的地方。多指男女幽會之處。逍遙自在
逍遙自在 (xiāoyáo-zìzài) 形容自由自在,無拘無束 happy-go-lucky;be at peace with the world and oneself;be leisurely and carefree 除卻五欲,瘡疣解脫,逍遙自在?!巍?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 成語解釋無拘無束,安閑自得。逍遙自在出處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九:“丈夫運用堂堂,逍遙自在無妨?!?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二十四臘,逍遙自在,逢人則喜,見佛不拜。”使用例句倒不如院長,放下名心,逍遙自在。高歌
[lift one's voice and sing] 放聲歌唱;高唱
高歌猛進
詳細解釋(1).高聲歌吟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高歌陳唱,萬歲無斁。” 唐 許渾 《秋思》詩:“高歌一曲掩明鏡,昨日少年今白頭。” 明 劉基 《過秦樓》詞:“且高歌對酒,趁取韶華未晚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關(guān)于<子見南子>》:“如謂《桑中》一篇,有瀆圣明,則各本《詩經(jīng)》,均存而不廢,能受于庭下,吟于堂上,獨不得高歌于大庭廣眾之中乎?!?/p>
(2).放聲高唱的歌曲。 明 申涵光 《寓金陵柬諸知己》詩:“顏熱聽高歌,歌終帶涕泗。” 李洪程 《放歌太行山水間》:“ 太行山 回應(yīng)起雄壯的高歌。”
馮尊師名句,沁園春 嗚鶴余音卷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