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成大《謁南岳》:
湘中固多山,夾岸萬馬屯。
坡陀無敢高,似遜喬岳尊。
曉投望云亭,眾丘拱墻藩。
濃嵐忽飄蕩,積翠浮云端。
天柱已峻極,祝融更高寒。
紫蓋郁當(dāng)中,岡勢(shì)洶崩奔。
峙為赤帝峰,下直宮壖垣。
角樓捧雙闕,圓方模九閽。
炎符撫中興,南正實(shí)司天。
草木薰協(xié)氣,山林奠神奸。
妥靈有備物,龍卷鸞旗軒。
走忝桂林伯,與神俱南轅。
上謁禮亦宜,為國憂元元。
心空禍福相,古井寒無瀾。
杯珓不用擲,但愿歸田園。
相傳壁畫好,拂拭塵?;?。
弓刀立壯士,劍佩班靈官。
后宮行樂處,窈窕千云鬟。
錦地舞月書,珠櫳侍春閑。
武氏筆已絕,梗概猶清妍。
旋車闔廟去,頗厭山市喧。
勝果招客游,徑排集賢關(guān)。
梵庋絢雜組,錫杖鏘古鐶。
避雨勝業(yè)閣,晚晴留憑欄。
石廩*岣嶁,望眼增孱顏。
上封眇孤絕,南臺(tái)半云煙。
碧岫有靈藥,朱陵巢洞仙。
病倦懶幽討,山僧鐫我頑。
松樛唐季枝,柏局隋初根。
奇事不勝紀(jì),重游當(dāng)細(xì)論。
注釋參考
梵庋
貯藏佛經(jīng)的柜架。 宋 范成大 《謁南岳》詩:“梵庋絢雜組,錫杖鏘古鐶?!弊宰ⅲ骸?衡岳 藏經(jīng)皆錦絲竹簾護(hù)之?!?元 吳萊 《哭妙觀上人》詩:“名詮披梵庋,妙趣挹詩瓢?!?/p>
錫杖
[a monk's cane] 佛家語。僧人所持的手杖。杖頭有錫環(huán),振時(shí)作錫錫聲。也稱“禪杖”、“聲杖”、“鳴杖”
芒鞋騰霧出,錫杖撥云歸。——《梼杌閑評(píng)——明珠緣》
詳細(xì)解釋僧人所持的禪杖。其制:杖頭有一鐵卷,中段用木,下安鐵纂,振時(shí)作聲。梵名隙棄羅(Khakkhara),取錫錫作聲為義?!兜玫捞莩儒a杖經(jīng)》:“是錫杖者,名為智杖,亦名德杖?!?晉 竺僧度 《答楊苕華書》:“且披袈裟,振錫杖,飲清流,詠波若,雖王公之服,八珍之膳,鏗鏘之聲,煒曄之色,不與易也?!?唐 柳宗元 《浩初上人見貽絕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》詩:“仙山不屬分符客,一任凌空錫杖飛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有老僧衣紅袈裟,一手托鉢,一手振錫杖?!?/p>
范成大名句,謁南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