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食不穿囷,溪飲不盜盎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子瞻竹(鼠卯)》:
野食不穿囷,溪飲不盜盎。
嗟獨何罪,膏血自為罔。
陰陽造百物,偏此愚不爽。
肥癡與瘦黠,稟受不相仿。
王孫處深谷,小若兒在襁。
超騰避彈射,將中還復(fù)往。
一朝受羈紲,冠帶相賓饗。
愚死智亦擒,臨食抵吾掌。
注釋參考
野食
(1).在野外進食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割鮮野食,舉烽命釂?!?唐 杜甫 《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》:“林居看蟻穴,野食待魚罾。” 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虹橋錄下》:“野食謂之餉。畫舫多食於野?!?/p>
(2).指禽獸在野外找到的食物。 張?zhí)煨?《北京烤鴨與南京板鴨》:“可以把它們(指北京鴨)趕入河川田野內(nèi)去尋覓野食,使它們長得更快、更好。”
蘇轍名句,次韻子瞻竹(鼠卯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