毀書滅跡坐再閏,枝筇雙屐印蘚苔
出自宋代陳杰《蘇東坡西山詩(shī)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覽愴然》:
檻外春江如醱醅,檻前松株逐番栽。
西門巡得陶氏柳,西嶺并無(wú)坡老梅。
惟余荒磎入煙霧,曾載轍跡行崔嵬。
洼樽其多一卷石,清風(fēng)千丈嚴(yán)瀨臺(tái)。
人間此事固不朽,山高唐業(yè)澌成埃。
干戈五季亂離瘼,帝命封之白云堆。
余三百年付遷客,眼底盆盎得古罍。
每登勝絕不忍去,往往拂枕眠其隈。
毀書滅跡坐再閏,枝筇雙屐印蘚苔。
無(wú)端玉堂牽清夢(mèng),九虎乍放天門開。
武昌舊令偶同直,得句一粲金蓮摧。
那知白頭不同趨,首介紹述蚊成雷。
憑高為吊千古恨,魂兮可招儻一來(lái)。
并持公案徵漫叟,立盡落日山靈哀。
注釋參考
滅跡
[destroy the evidence;erase the traces of one's crime] 消滅做壞事的痕跡
消贓滅跡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滅跡 ”。1.消滅痕跡或蹤跡?!稇?zhàn)國(guó)策·齊策三》:“ 蘇秦 恐君之知之,故多割 楚 以滅跡也?!迸f題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然猶斬將搴旗,追奔逐北,滅跡掃塵,斬其梟帥。” 三國(guó) 魏 嵇康 《家誡》:“或偶知其私事,與同則可,不同則彼恐事泄,思害人以滅跡也?!?/p>
(2).從世俗社會(huì)中消失行跡。謂退隱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潛志賦》:“退隱身以滅跡,進(jìn)出世而取榮?!?明 高啟 《樹屋傭贊》:“當(dāng)是時(shí), 申屠子龍 滅跡 芒 碭 之間,以樹為屋,自同傭人?!?清 顧炎武 《哭楊主事廷樞》詩(shī):“滅跡遂躬耕,猶為義聲唱。”
(3).猶絕跡。 陳毅 《初游青島》詩(shī):“一切寄生蟲,滅跡不待言?!?/p>
見(jiàn)“ 滅跡 ”。
再閏
(1).農(nóng)歷五年二閏,謂之再閏。《易·繫辭上》:“五歲再閏,故再扐而后掛?!薄逗鬂h書·張純傳》:“禮説三年一閏,天氣小備;五年再閏,天氣大備?!?/p>
(2).借指五年。 宋 蘇軾 《滿庭芳》詞:“坐見(jiàn) 黃州 再閏,兒童盡 楚 語(yǔ) 吳 歌?!?/p>
陳杰名句,蘇東坡西山詩(shī)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覽愴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