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乾隆《戲題聽鸝館》:
清和漸覺綠陰稠,初聽林間黃栗留。
笑我本非高逸者,雙柑何必襲風流。
注釋參考
高逸
(1).高雅脫俗,俊逸跌宕。 晉 孫統(tǒng) 《吏部郎虞存誄》:“ 存 幼而卓拔,風情高逸?!?宋 陳巖肖 《庚溪詩話》卷下:“眾禽中,唯鶴標致高逸?!薄端膸烊珪偰俊e集五·和靖詩集》:“其詩澄澹高逸,如其為人。” 魯迅 《而已集·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》:“現在有許多人以為 晉 人輕裘緩帶,寬衣,在當時是人們高逸的表現,其實不知他們是吃藥的緣故?!?/p>
(2).高隱的人。《宋書·王敬弘傳》:“今內外英秀,應選者多,且版筑之下,豈無高逸?!?明 吳承恩 《邵郡公邀同郭山人飲招隱庵》詩:“多幸山公憐病客,許陪高逸侍清嚴?!?/p>
雙柑
見“ 雙柑斗酒 ”。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風流
風流 (fēngliú) 風采特異,業(yè)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,自成一派,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;loose 如此風流,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{1|1}情特點或se{1|1}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流小說 風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流篤厚,禁罔疏闊?!稘h書·刑法志》 遺風,流風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,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風度;儀表 demeanor;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?!?唐· 杜甫《詠懷古跡》 風韻,多指好儀態(tài) charm [黛玉]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,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(tài)度,便知他有不足之癥?!都t樓夢》乾隆名句,戲題聽鸝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