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和有約言,不許一筆壞
出自宋代危稹《借詩話於應(yīng)祥弟有不許點抹之約作計戲這》:
我有讀書癖,每喜以筆界。
抹黃飾句眼,施朱表事派。
此手定權(quán)衡,眾理析畎澮。
歷歷燦可觀,開卷如畫繪。
和君篤友于,因從借詩話。
過和有約言,不許一筆壞。
自語落我衛(wèi),便覺意生械。
明朝試靜觀,議論頗澎湃。
讀到會意處,時時欲犯戒。
將舉手復止,火側(cè)禁搔疥。
技養(yǎng)無所施,悶懷時一噫。
只可卷還君,如此讀不快。
千駟空可輕,君抱亦少隘。
昨問雞林人,尚有此編賣。
曲衣須一收,吾炙當痛嘬。
注釋參考
約言
約言 (yuēyán) 商量確定的話 promise;word;pledge 遵守約言不許
(1)
[must not;do not allow]∶不允許,不讓
不許說慌
(2)
[can't] [口]∶不能——用于反問句,強調(diào)其否定性
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(3)
[prohibit]∶禁止;阻止某事的完成或進行
不許兒童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
詳細解釋(1).不允許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楚 愛 曹 、 衛(wèi) ,必不許也?!薄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:“ 秦王 怒,不許。” 唐 熊孺登 《日暮天無云》詩:“應(yīng)非暫呈瑞,不許出山川?!?茅盾 《曇》:“她時常想跑得遠些,不愿長住在家中,然而父親又不許。”
(2).不贊許,不佩服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自古有的英雄,這將軍,皆不許?!?/p>
(3).不能。用于反問句,強調(diào)其否定性。如: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危稹名句,借詩話於應(yīng)祥弟有不許點抹之約作計戲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