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希逢《和寄敬甫葉兄》:
讀史感忠義,掩卷暗奪魄。
痛哭治安書,骨梗賢良策。
表表漢唐間,相望繼履舄。
古今立人朝,委質幾千百。
誰能抗切直,反或事便僻。
居然羽成風,未易一二責。
間氣萃賈劉,言可行蠻貊。
首足嘆倒懸,夷夏正疆場。
建侯選左右,一一為區(qū)畫。
恥欲洗元和,長鳴奮羽翮。
懼稔蕭墻禍,抗論不容釋。
迨今忠讜言,日星輝簡冊。
不間加獎納,方且被放謫。
身或死異土,霧雨暗孤驛。
時君聽未洪,天公眼亦白。
三嘆動耿耿,一笑空啞啞。
慷慨士豈無,君門九重隔。
自惟幼所學,早已聲猷藉。
幾載事辛勤,半生困行役。
楊朱正泣歧,宣室未前席。
抑郁嘆不平,擬吊湘水碧。
堪漢失東隅,誰能走南陌。
只恐搜遺賢,詔且下旦夕。
看看辭霧隱,廩廩升云圛。
摶風九萬里,參天二千尺。
不容豹管窺,豈復魚肆索。
熟道試驅馳,初心粗慰懌。
為知自效,於己示敢益。
夷險隨所遭,難易本何擇。
期使犬戎清,原放魴尾赤。
君父戴天仇,生死兩不易。
收還舊物歸,豈學孤注擲。
壽域開遠邇,陽春布德澤。
卻當訪赤松,不必效許伯。
扁舟五湖間,回首謝戔帛。
明哲何此身,時論免捍格。
江上與山間,風月幾萬石。
管領得自由,超然傲今昔。
榮達付無心,俯仰任陳跡。
作詩寄此懷,想非暗投璧。
注釋參考
搜遺
科舉時代,主考在發(fā)榜前復閱落選的考卷,發(fā)現(xiàn)優(yōu)異者臨時補取,稱“搜遺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四三回:“自此以后……主考還要搜遺,又時時要斟酌改幾個朱卷的字。”
旦夕
[in a short while;in a day's time] 早晨和晚上,比喻很短的時間
危在旦夕
旦夕奉問起居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蒲葦一時紉,便作旦夕間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詳細解釋(1).早與晚?!赌印ぬ柫睢罚骸爸T門下朝夕立若坐,各令以年少長相次,旦夕就位,先右有功有能。” 唐 張巡 《聞笛》詩:“旦夕更樓上,遙聞橫笛音?!?/p>
(2).日夜;每天?!稌酌罚骸拔粼?文 武 ,聰明齊圣……其侍御僕從,罔非正人,以旦夕承弼厥辟?!?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鄒孟軻母》:“ 孟子 懼,旦夕勤學不息?!?宋 蘇軾 《藥誦》:“自今日以往,旦夕食淡麪四兩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葛伯仇餉解》:“ 葛 雖貧,土可兼, 葛伯 放而柔,彊隣圣敵,旦夕虎視,發(fā)眾千百入其境……能無懼乎?”
(3).比喻短時間內?!稑犯娂るs曲歌辭十三·焦仲卿妻》:“蒲葦一時紉,便作旦夕間?!?宋 蘇軾 《答孫志康書》:“今復覩此文,旦夕當下筆,然不愿傳出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·關于革命軍方面消息》:“戰(zhàn)況甚佳, 南京 旦夕可下。”
趙希逢名句,和寄敬甫葉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