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威不到琉璃碧,水脈透尖珠貫縈
出自宋代趙孟堅《江灣僧舍水石芭蕉》:
老耳最怕風(fēng)雨聲,芭蕉葉上聲偏鳴。
新枝日展翦不替,況見蕺蕺成添丁。
呼童具鍤斲寒玉,蔓圖貴早除其萌。
丑疑烏喙側(cè)著附,又訝蹲鴟不可羹。
一笑翻成有料理,古盆石供泉清冷。
黃梅彌旬雨脈沐,苔封沙擁生意成。
小試抽書嚏捻細(xì),鼠牙入水銀須生。
漸離土性安癯瘠,淡與水石相忘形。
巡除日課長養(yǎng)事,莖添葉比紛欹傾。
炎威不到琉璃碧,水脈透尖珠貫縈。
萼綠華仙斷火食,云裾曳翠身輕盈。
風(fēng)軒暑簟足蕭爽,晴曦更有冬窗明。
丁寧閉塞謹(jǐn)愛護(hù),秋霜夜氣防憑凌。
一年一年春風(fēng)好,根株宛在蔥蘢青。
崇桃遮莫金壺貯,日暮隨風(fēng)紅雨零。
注釋參考
炎威
炎威 (yánwēi) 炎熱的威勢 heat threatening 很多人害怕烈日的炎威不到
不到 (bùdào) 不足,少于… under;below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不周到 not thoughtful enough 我們是粗人,照顧不到,請多原諒琉璃
琉璃 (liúlí) 巴利語 veluriya或梵文俗語verulia的譯音。用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,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,多加在粘土的外層,燒制成缸、盆、磚瓦等。亦指琉璃燈座 coloured glaze 一盞琉璃水脈
亦作“ 水脈 ”。1.水流。因形如人體脈胳,故名。指地下水泉。也稱泉脈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自 燉煌 西涉流沙往外國,沙石千餘里,中無水,時則有伏流處,人莫能知,皆乘駱駝,駱駝知水脈,過其處輒停不肯行,以足蹋地,人於其蹋處掘之,輒得水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三九九引 唐 丁用晦 《芝田錄·李德?!罚骸柏毜浪]相公者,為足下通 常州 水脈。京都一眼井,與 惠山寺 泉脈相通?!?明 徐光啟 《農(nóng)政全書》卷二十:“今欲知此地水脈安在,宜掘一地窖,於天明辨色時,人入窖以目切地,望地面有氣如煙騰騰上出者,水氣。氣所出處,水脈在其下?!?郁達(dá)夫 《日本的文化生活》:“就是沒有溫泉水脈的通都大邑的居民,因?yàn)樵O(shè)備簡潔,浴價便宜之故,大家都以洗澡為一天工作完了后的樂事?!?/p>
(2).水流。指江流、河流等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釣竿篇》:“斂橈隨水脈,急槳渡江湍?!?唐 李賀 《章和二年中》詩:“健犢春耕土膏黑,菖蒲叢叢沿水脈。” 明 徐光啟 《農(nóng)政全書》卷十三:“及有湖泖港汊,又慮私鹽船往來,多行塞斷,所有水脈不通,清水日弱,渾潮日盛,沙泥日積,而 吳淞江 日就淤塞。”
(3).指水流的速度。水流常有漲、落、快、慢之變,如人的脈象,故稱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:“水脈漂疾,破害舟船?!?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造神麯并酒》:“初凍后,盡年暮,水脈既定,收取則用?!?/p>
(4).水文。指自然界中水的各種變化和運(yùn)動現(xiàn)象?!逗鬂h書·方術(shù)傳上·許楊》:“ 汝南 舊有 鴻卻陂 , 成帝 時,丞相 翟方進(jìn) 奏毀敗之。 建武 中,太守 鄧晨 欲修復(fù)其功,聞 楊 曉水脈,召與議之?!?明 王思任 《徐霞客傳》:“與之論山經(jīng),辨水脈,搜討形勝,則劃然心開?!?/p>
(5).猶水痕。 宋 黃庭堅 《和答梅子明王揚(yáng)休點(diǎn)密云龍》:“五除試湯飲墨客,泛甌銀粟無水脈?!?/p>
見“ 水脈 ”。
珠貫
(1).珠串。常以形容清泉飛瀉。 唐 張說 《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(yīng)制》詩:“懸泉珠貫下,列帳錦屏舒?!?/p>
(2).形容歌聲婉轉(zhuǎn)或文辭流暢。 唐 白居易 《小童吹觱篥歌》:“急聲圓轉(zhuǎn)促不斷,轢轢轔轔似珠貫?!?宋 蘇軾 《有美堂和周邠見寄》之二:“歌喉不共聽珠貫,醉面何因作纈紋?!?明 宋濂 《故務(wù)光先生張公墓碣銘》:“作為文章,珠貫玉聯(lián),有臺閣之風(fēng)?!?/p>
趙孟堅名句,江灣僧舍水石芭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彈跳高手